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往南岳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其清净生活的向往。
"浊世住终难"一句,意指在纷扰复杂的俗世中长久居住是多么困难,暗含着对尘世的不满和对出家人清净生活的羡慕。"孤峰念永安"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所处之地——南岳孤峰的向往,那里有宁静祥和的环境,可使心灵得到永远的安顿。
接下来的两句"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生动地描绘了僧人行走在逆风中,眉头紧锁,以及他们勇敢地穿越大雪中的坚定形象。这里的"逆风"和"冲雪"都强调了僧人的坚毅与不屈。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一句,通过对石室内光线的描写,以及松枝轻拂着干燥的苔藓,展现了一幅幽静、清寂的画面。这里的"石室"和"松枝"都是典型的山居生活象征。
最后两句"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则是对僧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形进行了描绘。"岩猿"指的是栖息在岩石之上的猿类,这里暗示着僧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连臂下句栏"可能是在描述僧人在山中修行,或者是对其清净生活状态的一种比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岳风光和僧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出家人精神追求的赞美。
扰扰市廛间,冥尘暗丹毂。
晨驾往郊坰,怡然畅心目。
芳草远芊眠,脩林多朴蔌。
灵雨一以零,川原净如沐。
活活新泉流,萦澄漱寒玉。
时变感鸣禽,嘤嘤来灌木。
窈窕布云萝,翠色凝初服。
长啸发鸾凰,馀音振空谷。
缅彼鹿门公,何由企芳躅。
终当谢纠纷,毋烦季主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