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南岳》
《送僧归南岳》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0)
注释
浊世:比喻混乱、纷扰的社会。
住终难:在此环境中难以久居。
孤峰:指远离尘嚣的高山,象征清静之地。
念永安:渴望永远的平静与安宁。
逆风:与前进方向相反的风。
眉磔磔:形容因逆风而紧皱的眉头。
冲雪:顶着大雪前行。
锡珊珊:僧人所持锡杖在雪中行走时发出的声响。
石室:山洞或岩石构成的居室,常指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关霞嫩:被柔和的晚霞所包围,'嫩'形容霞光柔和。
松枝:松树的枝条。
拂藓乾:轻轻擦过已经干了的苔藓。
岩猿:生活在山岩间的猿猴。
应认得:应当能识别,记得。
连臂:手拉手,形容亲密或合作的样子。
下句栏:从高处的栏杆或树枝上下来。
翻译
在这浑浊的世界居住终究艰难,向往着孤高的山峰获得永恒的安宁。
迎着逆风眉毛紧皱不展,踏着飞雪僧鞋上的锡环响声珊珊。
石室被晚霞温柔地笼罩,松枝轻轻扫过已干枯的苔藓。
山岩上的猿猴应该能认出我,它们手拉手从树枝上跃下栏杆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往南岳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其清净生活的向往。

"浊世住终难"一句,意指在纷扰复杂的俗世中长久居住是多么困难,暗含着对尘世的不满和对出家人清净生活的羡慕。"孤峰念永安"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所处之地——南岳孤峰的向往,那里有宁静祥和的环境,可使心灵得到永远的安顿。

接下来的两句"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生动地描绘了僧人行走在逆风中,眉头紧锁,以及他们勇敢地穿越大雪中的坚定形象。这里的"逆风"和"冲雪"都强调了僧人的坚毅与不屈。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一句,通过对石室内光线的描写,以及松枝轻拂着干燥的苔藓,展现了一幅幽静、清寂的画面。这里的"石室"和"松枝"都是典型的山居生活象征。

最后两句"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则是对僧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形进行了描绘。"岩猿"指的是栖息在岩石之上的猿类,这里暗示着僧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连臂下句栏"可能是在描述僧人在山中修行,或者是对其清净生活状态的一种比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岳风光和僧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出家人精神追求的赞美。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谢光禄郊游

扰扰市廛间,冥尘暗丹毂。

晨驾往郊坰,怡然畅心目。

芳草远芊眠,脩林多朴蔌。

灵雨一以零,川原净如沐。

活活新泉流,萦澄漱寒玉。

时变感鸣禽,嘤嘤来灌木。

窈窕布云萝,翠色凝初服。

长啸发鸾凰,馀音振空谷。

缅彼鹿门公,何由企芳躅。

终当谢纠纷,毋烦季主卜。

(0)

谢法曹赠别·其二

酸辛恒别离,况乃在亲爱。

与子本连枝,缱绻非由外。

靡靡即长途,顾望心如痗。

嘉会岂无期,良时苦不再。

(0)

长信宫

对使与当熊,勇怯何如此。

欲饮向苍天,衔恩终一死。

(0)

元日

风高千户晓,云静九天开。

把酒聊随俗,占年一上台。

野梅催岁色,好鸟唤春来。

坐看江潭父,得鱼吹笛回。

(0)

之京留别祁羡仲诸子

江亭酒尽晚烟浮,漂泊人操小小舟。

接地月明疏雨后,隔溪渔唱夜潮头。

素衣总与缁尘惯,佳句能支道路愁。

他日京华千里梦,雁书迟尔慰登楼。

(0)

送戚少保归东莱·其一

几年忧国鬓成丝,涨海烟尘病不支。

三至故应投织杼,千金何意泛鸱夷。

生平意气怜谁在,华发勋名忆往时。

莫以冥鸿兴远慕,鼓鼙今更重相思。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