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梦游人间,梦醒还九霄。
光碧琪树林,夙世君所巢。
双成云和笙,媚君升天谣。
但怜吾不鸾,玉清望难翱。
大吕回煖阳,六合冰气消。
洒落芬陀华,下使千灵朝。
君诗日月魄,天镜森昭昭。
七步遮须王,庶几同宾僚。
道在劫无毁,心近神已遥。
玑斗回西枢,独射长庚高。
谪梦游人间,梦醒还九霄。
光碧琪树林,夙世君所巢。
双成云和笙,媚君升天谣。
但怜吾不鸾,玉清望难翱。
大吕回煖阳,六合冰气消。
洒落芬陀华,下使千灵朝。
君诗日月魄,天镜森昭昭。
七步遮须王,庶几同宾僚。
道在劫无毁,心近神已遥。
玑斗回西枢,独射长庚高。
这首诗描绘了谪仙梦游人间后的独特心境与对仙境的向往。开篇“谪梦游人间,梦醒还九霄”以谪仙的形象,表达了从尘世到仙境的穿越感,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跃然纸上。接着,“光碧琪树林,夙世君所巢”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碧绿树林,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去或未来某个时期的归属感。
“双成云和笙,媚君升天谣”中,“双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指仙乐与仙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与美好。“但怜吾不鸾,玉清望难翱”则表达了诗人虽向往仙境,却难以飞翔于玉清之上的遗憾之情。
下半部分“大吕回煖阳,六合冰气消”转而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阳光温暖,冰雪融化,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回归。接下来“洒落芬陀华,下使千灵朝”则以芬陀花的洒落,比喻着美好的事物惠及众生,千灵朝拜,寓意着诗人的作品或思想影响深远。
“君诗日月魄,天镜森昭昭”赞美了诗人的诗歌如同日月之魄,明亮而深远,犹如天镜般照耀四方,揭示了诗人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最后“七步遮须王,庶几同宾僚”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者共事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贤王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文学创作价值的深刻理解,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