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美人红甲》
《美人红甲》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近日新妆处处施,玉纤染草学胭脂。

并将樱颗销筠管,忽散桃花上柳眉。

春色每从梢畔露,丽情半出袖边知。

塞风昨夜吹胶折,抱得琵琶下手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与展现。首句“近日新妆处处施”点明了女子近期在妆容上的用心,暗示了她对美的重视和追求。接着,“玉纤染草学胭脂”一句,以“玉纤”形容女子的手指,既表现了手指的柔美,也暗示了女子在化妆时的精细与优雅。通过“学胭脂”这一动作,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美的模仿与追求。

“并将樱颗销筠管,忽散桃花上柳眉”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樱桃小嘴比作“樱颗”,将眉毛比作“柳眉”,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化妆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女子妆容的精致与生动。其中,“销筠管”可能是指女子使用某种工具或材料来修饰嘴唇,而“忽散桃花上柳眉”则形象地描述了女子眉毛上仿佛绽放了桃花,增添了妆容的美感与活力。

接下来,“春色每从梢畔露,丽情半出袖边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女子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联系起来,暗示了女子如同春天一样充满了生命力与魅力。同时,“丽情半出袖边知”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女子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妆容上,更在于其内在的情感与气质,这种美是难以言表的,只能通过观察她的举止、行为才能感受到。

最后,“塞风昨夜吹胶折,抱得琵琶下手迟”两句,以塞外的风声和女子弹奏琵琶的动作作为结尾,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的“胶折”可能是指风声的嘈杂,与女子内心的平静形成对比,而“抱得琵琶下手迟”则暗示了女子在面对外界的喧嚣时,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从容,通过弹奏琵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化妆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春日美景和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多面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其五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0)

踏莎行.送友人还山中

径转清溪,花飞红雨。武陵风景知何处。

当年厌听水声寒,岂知忘却来时路。

水绕人家,烟迷津树。晚峰江上青无数。

幽人此别更多情,移家归向山中住。

(0)

论书绝句.十五首·其四

铁石纵横体势奇,相斯笔法孰传之。

漠经以后音尘绝,惟有龙颜第一碑。

(0)

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0)

北固山看大江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0)

题墨梅图

朔风吹寒冰作垒,梅花枝上春如海。

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无名藉光彩。

长林大谷月色新,枝南枝北清无尘。

广平心事谁与论,徒以铁石磨乾坤。

岁晚燕山云渺渺,居庸古北无人到。

白草黄沙羊马群,琼楼玉殿烟花绕。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贞姿灿灿眩冰玉,正色凛凛欺风霜。

转身西泠隔烟雾,欲问逋仙杳无所。

夜深湖上酒船归,长啸一声双鹤舞。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