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半山亭》
《半山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0)
注释
登:攀登。
岭:山岭。
巍巍:高大壮丽。
莲峰:莲花峰。
太华:华山。
齐:并列。
凭栏:倚着栏杆。
红日:朝阳。
回首:回头看。
白云:白色的云朵。
低:低垂。
松柏:松树和柏树。
月中:在月光下。
老:古老。
猿猴:猴子。
物外:超脱尘世。
禅师:佛教禅师。
吟绝:吟唱完毕。
千古:千百年。
指:指引。
人迷:人生的迷途。
翻译
登上峻岭,山势雄伟壮观,莲花峰与华山比肩而立。
倚着栏杆,朝阳早早升起,回头望去,白云低垂在身后。
月光下的松柏显得古老苍劲,山中的猿猴发出悠远的啼鸣。
禅师吟诵完毕,留下深远的意境,千百年来指引人们探索人生迷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山势与静谧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动静结合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情怀。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开篇即以宏伟的山势吸引读者,"莲峰太华齐"中的"莲峰"可能是指特定的山名,也可能是诗人对高山美丽景象的一种描绘,而"太华"则常指终南山,这里与之齐高,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势的壮观。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这里,诗人站在高处,依靠着栏杆,看到了早晨的红日和远处飘渺的白云。红与白的对比,不仅是色彩上的鲜明对照,更表达了时间流转(日出)与永恒静谧(云)的对立。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诗人在山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松柏常绿而又历经沧桑,与之相比,猿猴的叫声则如同自然界中的另一种生命的呼唤,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生动。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最后一句,诗人提到了禅师吟诵经文后的深远含义,这里"吟绝"可能是指禅师对佛法的彻悟与传授,而"千古指人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后世的人们所带来的启迪。

总体而言,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芦台四景·其二南岩瀑布

界破城南万顷田,猿啼鹤唳自年年。

拾遗几度溪头过,犹见余波浸碧天。

(0)

冷庵岁寒幽趣图

君心虚,君节刚。君性直,君色苍。可深山,可岩廊。

可春阳,可秋霜。

此君所以为三友之一,流万世之芳。

(0)

慰敷五失子

闻君失子勿深悲,犹似从前无子时。

造物戏人聊尔耳,男儿到此不须疑。

东坡缘业无它累,尼父前知后汝期。

独对紫薇过半夜,一灯风雨读昌黎。

(0)

十月初三日梦

酒畔逢春手莫停,耳边莺语大分明。

闲花野草春全赖,遇著东风一样生。

(0)

送太常李少卿赴史馆

圣德神功夐绝伦,纂修开局命儒臣。

龙头望重三朝旧,麟笔书成一代新。

待漏鸣珂金殿晓,垂帘挥翰玉堂春。

好将斧衮酬天地,扬厉光休启后人。

(0)

送大司宪张公敷华还朝考绩

三十年前贤部使,又来都下得相亲。

憩棠南国民谣在,横梃中台吏喏频。

龙衮体元新大化,豸冠述职际昌辰。

这回司马休归洛,四海苍生望秉钧。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