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在,乾坤此蚌胎。
五羊馀王气,万蜃息氛埃。
檀海真源在,慈云佛殿开。
白鸥看不厌,争拂钓船来。
赤水玄珠在,乾坤此蚌胎。
五羊馀王气,万蜃息氛埃。
檀海真源在,慈云佛殿开。
白鸥看不厌,争拂钓船来。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首句“赤水玄珠在”,以“赤水”象征着红日初升时的光辉,而“玄珠”则比喻着寺庙中蕴含的深邃智慧或神秘力量,暗示了海珠寺的神圣与庄严。接着,“乾坤此蚌胎”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海珠寺比作孕育珍珠的蚌壳,象征着它在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
“五羊馀王气,万蜃息氛埃”描绘了海珠寺周边环境的祥和与清静。五羊是广州的象征,这里的“五羊馀王气”意味着海珠寺所在的地域曾有过王者之气,如今却因“万蜃息氛埃”而显得格外宁静,仿佛尘世的喧嚣都被这股清气所净化。
“檀海真源在,慈云佛殿开”进一步揭示了海珠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特质。檀海指的是佛教中的“檀那海”,象征着信徒的供养与虔诚之心;“慈云佛殿开”则描绘了佛殿的大门敞开,如同慈爱的云朵般迎接每一位来访者,传递出海珠寺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
最后,“白鸥看不厌,争拂钓船来”以生动的场景收尾,白鸥在海面自由翱翔,对海珠寺周围的美景赞叹不已,甚至吸引着钓鱼船前来,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海珠寺对人们心灵的抚慰与启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海珠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和谐,传达了佛教文化中关于智慧、和平与慈悲的深刻内涵。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风为君来,绿波满平湖。
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
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离樽少留驻。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