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二首·其一》
《夏夜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一雨洗空旷,肃然天地秋。

阴阳有至信,残暑逝不留。

中夜事忽变,西风延蓐收。

云雷西北来,瀰漫布九州。

万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

起哦不待晓,暗步禅堂幽。

落月倾屋西,候虫鸣不休。

坐令百感集,岁晏此淹留。

(0)
注释
空旷:开阔而无遮挡。
肃然:庄重严肃。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日月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至信:最坚定的信念或规律。
蓐收:古代中国神话中的秋季神祇,象征收割和成熟。
惔焚:大火焚烧,形容极度干旱。
瘳:病愈。
禅堂:佛教修行者的静修场所。
候虫:季节性鸣叫的昆虫,如蝉、蛙等。
岁晏:年底,年末。
翻译
一场雨洗净了空旷的景象,天地间显得庄重而秋意浓厚。
自然法则中,阴阳交替有其不变的规律,残余的暑气也消失无踪。
深夜时分,事情突然有了变化,西风吹过,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乌云和雷声从西北方向滚滚而来,弥漫覆盖整个大地。
万物因这场雨得以缓解旱情,连我的病痛也得到了治愈。
我不等天亮就起身诵读,悄悄步入寂静的禅堂。
落月低垂在西边屋檐,虫鸣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这些景象引发我内心诸多感触,随着岁月流逝,我在此逗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天气转凉,万物得到滋润,诗人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身心的愈合。诗中“一雨洗空旷,肃然天地秋”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而后文“阴阳有至信,残暑逝不留”则具体描写了这一变化带来的气候转凉。中间部分“云雷西北来,瀰漫布九州”、“万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个人境遇的改变,都指向了一种更新和治愈的主题。

在后半段,“起哦不待晓,暗步禅堂幽”则透露出诗人的夜间创作和心灵寻求的宁静时刻。结尾“落月倾屋西,候虫鸣不休”、“坐令百感集,岁晏此淹留”表达了诗人在深秋之夜的沉思与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秋瀑

风雨无朝夕,山灵辟混茫。

何年寒石裂,迸作九秋霜。

河汉当空泻,沧溟接派长。

疏林正萧瑟,吹万尔何藏。

(0)

纪梦

阛阓当年市井臣,卜居曾与五仙邻。

芝田茂草生戎马,犹梦呼鸾谒玉晨。

(0)

五日采药逢李五

雨过菖蒲满涧香,石阴苔色上衣裳。

清斋候得灵苗气,佳节宜修却老方。

负笈午天无暑汗,挥锄一岁有山粮。

鹿门欲问庞公隐,何意逢君寂寞乡。

(0)

江上有怀高望公

老向真僧识本心,狂来山鬼助悲吟。

春风自泛桃花水,明月长悬枫树林。

仗节岂能忘蹈海,披裘应不取遗金。

翩翩堪羡游梁客,寂寞成都绿绮琴。

(0)

巫山之阳香溪之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

风流江汉地,朝暮雨云深。

不入阳台梦,谁怜青冢心。

对君还有赋,遇主恨无金。

溪水香犹在,愁予学楚吟。

(0)

送屈子·其一

开岁觏青阳,广陌春风靡。

之子不宁居,挟策适万里。

同心忽异域,远送情何已。

执手临江边,天涯从此始。

浊世纷谗人,行高来盛毁。

鸱鸮嚇凤凰,萧艾蔽兰芷。

旷古无钟期,弦张不如弛。

君为孤生松,我作幽涧水。

愿言勉令德,酌子盈觞旨。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