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门十里苍山曲,宫殿参差倚岩腹。
盘盘一径入云中,又登绝顶最高峰。
石壁苍然起秋色,远溪深处时闻钟。
磴道崎危达岩下,几派清泉在涧泻。
月色朦胧出远山,忽惊星斗在檐前。
倦客游来不知返,清光皎皎严霜寒。
一出禅林复回顾,白云已满山头路。
松门十里苍山曲,宫殿参差倚岩腹。
盘盘一径入云中,又登绝顶最高峰。
石壁苍然起秋色,远溪深处时闻钟。
磴道崎危达岩下,几派清泉在涧泻。
月色朦胧出远山,忽惊星斗在檐前。
倦客游来不知返,清光皎皎严霜寒。
一出禅林复回顾,白云已满山头路。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美和自然之静。
首先,诗中的“松门十里苍山曲”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两侧是苍翠的松树,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宫殿参差倚岩腹”一句,将灵岩山比作古老的宫殿,依附在山腹之中,既体现了山的雄伟,也赋予了它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盘盘一径入云中,又登绝顶最高峰”则展示了登山的艰难与壮志,诗人通过“盘盘”形容山路的曲折,而“入云中”则强调了山的高度,最后“绝顶最高峰”更是点明了到达山顶的艰辛与成就。
接下来,“石壁苍然起秋色,远溪深处时闻钟”描绘了山间石壁的苍茫与秋天的色彩,以及远处溪流中偶尔传来的钟声,增添了山林的静谧与神秘。而“磴道崎危达岩下,几派清泉在涧泻”则通过崎岖的山路和清泉的流淌,进一步展现了山林的自然之美。
“月色朦胧出远山,忽惊星斗在檐前”则将视线转向夜晚,朦胧的月色与闪烁的星辰,为山林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面纱。最后,“倦客游来不知返,清光皎皎严霜寒”表达了游客在美景面前的留连忘返,以及夜晚清冷的月光与寒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灵岩山的壮美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
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
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
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
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
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
知心只有西湖月,尚依依、照我徘徊。
更多情,不间朝昏,潮去潮来。
一场春梦,待从头,说与旁人听著。
罨画溪山红锦障,舞燕歌莺台阁。
碧海倾春,黄金买夜,犹道看承薄。
雕香剪玉,今生今世盟约。
须信欢乐过情,闲嗔冷妒,一阵东风恶。
韵白娇红消瘦尽,江北江南零落。
骨朽心存,恩深缘浅,忍把罗衣著。
蓬莱何处,云涛天际冥漠。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箫韶已矣。
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
年来声誉休废。
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
时有几。
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
兴亡过耳。
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向尊前、又忆洒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情。
浅醉还醒。
愁不肯、与诗平。
记长楸走马,雕弓ㄇ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
歌罢涕零。
卷丝丝、雨织半晴天,棹歌发清舷。
甚苍虬怒耀,灵鼍急吼,雪涌平川。
楼外榴裙几点,描破绿杨烟。
把画罗遥指,助啸争先。
憔悴潘郎曾记,得青龙千舸,采石矶边。
叹内家帖子,闲却缕金笺。
觉素标、插头如许,尽风情、终不似斗赢船。
人声断,虚斋半掩,月印枯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