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金沙地,何年玉髓开。
水寻沧海去,云抱碧山来。
借问金沙地,何年玉髓开。
水寻沧海去,云抱碧山来。
这首诗描绘了金沙之地的神秘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
首句“借问金沙地”,以一个疑问句引出对金沙之地的探索,仿佛在询问这片土地背后的故事与奥秘。接着,“何年玉髓开”一句,将金沙之地与珍贵的玉髓联系起来,暗示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赋予了这片土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水寻沧海去”描绘了一幅水波荡漾、流向遥远大海的画面,展现了金沙之地与广阔海洋之间的联系,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流动之美。而“云抱碧山来”则以动态的云彩环绕着青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凸显了山川与云雾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沙之地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通过巧妙的意象组合,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思考的艺术世界。
沈翁昔日补天炼五色,天漏纵横完不得。
且从河汉觅支机,肯向陵阳泣含璧。
一拳气夺二华青,双岭寒分洞庭碧。
似压郁林太守归,况负奇章相公癖。
翁今已矣石尚存,内史不忝翁家门。
尊者衣冠拜称丈,馀者罗列皆儿孙。
肃然乞我一诗去,欲披薜网穿云根。
呜呼漱何必孙荆齿,冷何必夏统肠。
渴何必王烈髓,饥何必鲍靓粮。
若翁有官不终日,男子立骨须坚强,嵜嵚磊砢俱无妨。
玉人秋浦。认霜雁来时,钿笛吹处。
才了锁厅缘,送仙凫、翩然北去。
琼瑶一握,也抵得、雪儿歌舞。容与。
让石湖、独有千古。
生朝且宜闭阁,早梅边、微吟杜句。
丈室方床,自散维摩花雨。
旧日田郎,鬓丝添缕,那堪题柱。凭寄语。
靴衫莫过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