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京华,达者日晤言。
著书三公第,开宴七贵园。
中心既无营,澹若蓬荜门。
归来始环堵,无计以自温。
批葱疏平圃,种薤满高原。
不辞筋力尽,所苦人事繁。
虽有方丈食,不如一壶飧。
非力不自食,大哉此道尊。
昔我游京华,达者日晤言。
著书三公第,开宴七贵园。
中心既无营,澹若蓬荜门。
归来始环堵,无计以自温。
批葱疏平圃,种薤满高原。
不辞筋力尽,所苦人事繁。
虽有方丈食,不如一壶飧。
非力不自食,大哉此道尊。
这首明代诗人唐时升的《园中十首(其六)》描绘了诗人曾经在京都的经历和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态度。首四句回忆在京都与名流交往的繁华景象,他在显赫人物的府邸著书立说,并在贵族园林中举办宴会。然而,诗人内心淡泊,即使身处奢华,回归简陋居所后也感到满足。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繁琐人世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辛勤耕作,尽管疲惫,却乐在其中,因为比起权势下的盛宴,他更珍视朴素的生活。最后两句,诗人强调了自己的自给自足,认为这种不依赖外力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高尚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道德操守和人生哲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