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愁眼缬。按拍徵歌,莫待繁华歇。
何处唾壶人击节。绮筵飘堕回风雪。
谁遣蟾光三五缺。弹到琵琶,休讶声凄绝。
表里洞明光四彻。前身记是中天月。
雾里看花愁眼缬。按拍徵歌,莫待繁华歇。
何处唾壶人击节。绮筵飘堕回风雪。
谁遣蟾光三五缺。弹到琵琶,休讶声凄绝。
表里洞明光四彻。前身记是中天月。
这首词以"雾里看花"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迷离而惆怅的氛围,仿佛在朦胧中观花,心情难以舒展。"愁眼缬"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困扰和哀愁。
"按拍徵歌",描述的是宴席上的歌舞表演,但诗人提醒不要等到繁华落尽,才去欣赏和珍惜。"何处唾壶人击节",暗指有人在欢宴中击打唾壶,为歌声伴奏,营造出热烈的气氛。
"绮筵飘堕回风雪"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宴席的奢华和热闹,同时也暗示着时光易逝,如雪花般飘散。
"谁遣蟾光三五缺",借月圆月缺象征人生的起落,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弹到琵琶,休讶声凄绝",琵琶声凄凉,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两句"表里洞明光四彻,前身记是中天月",寓意深远,琵琶之声如同月光穿透云层,明亮而清澈,暗示诗人有着超越尘世的洞察力,以及对前世今生的哲思,将个人情感与宇宙自然相融合,意境深远。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象生动,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