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望江南,日出烟霭微。
倚门双白发,屈指待儿归。
悠然望江南,日出烟霭微。
倚门双白发,屈指待儿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期待。诗人以“悠然望江南”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遐想的江南景象之中,日出时分,烟霭轻笼,营造出一种淡淡的诗意氛围。接着,“倚门双白发”一句,画面转至家中,两位老人倚靠在门前,满头白发,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年迈与等待。而“屈指待儿归”则直接表达了他们对远方子女的深深思念和迫切希望他们早日回家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简练的描述勾勒出一幅家庭温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和对亲情的珍视。诗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如“烟霭微”、“双白发”、“屈指”,都富有生活气息,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潮阳瘴烟黑,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冲江雾行,夜枕江涛眠。
蛟蜃作怪变,时时攀船舷。
鱼龙吐火焰,往往出波閒。
故为相恐怖,倏忽千万端。
道在安可劫,处之自晏然。
我乏尺寸效,月食二万钱。
自请西南来,此行非窜迁。
蜀山险可升,蜀道高可缘。
上无岚气蒸,下无波涛翻。
步觉阁道稳,身履剑门安。
惟怀吏部节,不知蜀道难。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爇,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涉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