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秀才入京》
《送李秀才入京》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五湖秋叶满行船,八月灵槎欲上天。

君向长安余适越,独登秦望望秦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ùcáijīng
táng / kuàng

qiūmǎnxíngchuányuèlíngcháshàngtiān

jūnxiàngchángānshìyuèdēngqínwàngwàngqínchuān

注释
五湖:泛指中国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秋叶:秋季的树叶。
行船:行驶的小船。
八月:农历八月,秋季的一个月份。
灵槎:古代神话中的仙槎,象征着超自然的交通工具。
上天:升天,这里指飞向天空或理想之地。
君:您,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
长安:古都西安的别称,代指中原地区。
余:我。
适:前往,去往。
越:浙江的简称,这里指越州(今绍兴一带)。
秦望:位于浙江绍兴的山名,古人常以此眺望秦地(关中地区)。
秦川:泛指陕西关中的平原地带。
翻译
秋天的五湖中,落叶飘满了小船。
八月时分,我乘坐着想象中的木筏,想要飞向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绪和深远的眺望。首句“五湖秋叶满行船”写出了秋天的景色,湖面上落叶纷飞,行船在这些落叶中前进,给人一种萧瑟肃杀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独。

紧接着,“八月灵槎欲上天”则是对时节和景物的一种超脱,灵槎可能指的是秋风,它似乎有着要冲破尘世、直达天际的力量。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秋意浓重、万象皆空的画面。

第三句“君向长安余适越”中的“君”是对李秀才的称呼,“向长安”则表明了李秀才将要离开,前往长安。这里的“余适越”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不忍心看到朋友远行。

最后一句“独登秦望望秦川”写出了诗人在送别之后,独自一人登上秦望(一处高地或楼台),眺望着秦川的景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投射,他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写,传递出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其十

大堤堤上柳丝丝,今日重来异昔时。

岂是近人离别易,年年折尽路头枝。

(0)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其二

郑老琵琶去不回,赖君指拨六幺来。

世人自是知音少,君自弹君大小雷。

(0)

番刀

西洋多宝铁,玉室紫金锼。

影肃悬秋水,神寒哭骷髅。

无情随马甲,高价重貂裘。

可惜雄心日,相逢已白头。

(0)

上元夕擘柑

美人出怀袖,传我一柑归。

指上春痕脆,灯边香雾飞。

近知垂老得,能集幼孙围。

萍实何年事,空劳感物微。

(0)

舟入中宿峡

前山当面隔,一转互相通。

世路已如此,人生却亦同。

树深藏宿雨,烟澹散朝风。

蓑笠眠渔父,芦边日影红。

(0)

夜雨

初秋雨不歇,云暗四围深。

何处看天地,通宵独抱琴。

蛙声灯影入,鱼气瓦边沉。

寂莫还如此,狂风讵到心。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