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处去何之,江郭寒多意故迟。
梅亦有情争欲吐,草应无力暂如萎。
迎盘送菜吴人俗,拔剑弹琴杜老诗。
最是三桥灯市近,与君先订上元期。
春来何处去何之,江郭寒多意故迟。
梅亦有情争欲吐,草应无力暂如萎。
迎盘送菜吴人俗,拔剑弹琴杜老诗。
最是三桥灯市近,与君先订上元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首句“春来何处去何之”,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春天变化莫测的感慨,引出对季节更替的思考。接着,“江郭寒多意故迟”一句,通过描述江边和城郭在春寒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略显迟缓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
“梅亦有情争欲吐,草应无力暂如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和小草赋予情感,前者似乎在春天的召唤下努力绽放,后者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形象地展现了初春时节植物生长的状态,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迎盘送菜吴人俗,拔剑弹琴杜老诗”两句,通过对比江南地区的风俗习惯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地域文化与历史人文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最后,“最是三桥灯市近,与君先订上元期”两句,点明了地点——靠近三桥的灯市,预设了与友人的相聚之约,不仅增添了诗作的社交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咸熙画图无与共,传世希微爱者众。
二李之后已寥寥,宣和当日尤珍重。
新图一旦落人间,神宫寂寞何时还。
经营意匠出尘表,上下五百谁能攀。
水回中有渔舟泊,山顶崇台招白鹤。
篱根浮出水潺潺,万竹琳琅奏天乐。
霜飞木落一天秋,栖禽向晚声啾啾。
柳溪错认渊明宅,过桥岂是王弘俦。
景色萧条如太古,路僻村深贮烟雾。
分明再见辋川人,芜词何敢轻为附。
清容自是鉴赏家,持将却向天之涯。
几回试展未能去,落尽庭前无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