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师名士,初踰志学年。
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
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
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
太学师名士,初踰志学年。
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
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
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
这是一首描绘太学师生名士之生活与遭遇的诗篇。开头两句“太学师名士,初踰志学年。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展现了学者们在太学中勤奋学习的情景,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太学”指的是国家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即国子监,“名士”则是指那些有才华、受人尊敬的学者。
接着两句“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描绘了战乱爆发时,学者们的家园被破坏,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执着。这里的“盗踵”指的是战争带来的混乱,“兵戈起”则是战争爆发的景象,而“家并里社全”表达了尽管个人家庭遭受损失,但学者们所在的社区和社会结构还保持完整。
最后两句“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那些未能实现其才华的学者的怀念。“陈蕃”指的是陈蕃,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而这里提及他,是为了表明即使在古代,亦有许多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学师生生活的描绘,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坚守与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时代的无奈和个人才华未被充分发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