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幕移候,青郊启蛰。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盛大的仪式——在郊外举行的祭祀活动。开篇"缇幕移候,青郊启蛰"两句,设定了一个早晨的画面,帷幕缓缓拉开,时间来到,郊野之地开始苏醒,蛰虫也随之初次鸣叫,预示着大祭即将开始。接着"淑景迟迟,和风习习"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平和的气候,天气宜人,风轻柔,恍如春日。
下片"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则转向夜晚的准备工作,璧玉、旌旗等祭祀用的器物已在夜深时分整齐待命,旆旗随着晨曦逐渐立起。"张乐以迎,帝神其入"展现了仪式达到了高潮,音乐响起,用以迎接帝神的到来,神灵仿佛已经降临。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敬畏自然、崇敬祖先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祭祀仪式的庄重与肃穆。
匡庐峰,何葱茏,五老秀削青芙蓉。
嵚崎屴崱凌长空,雁行排列舒芙蓉。
虬藤蜷木如扶筇,苍颜绿发苔蒙茸。
远看伛偻复龙钟,近看挺拔秀且雄。
我家南岳依祝融,曾登泰贷与华嵩。
不见湖光万顷扩其胸,不见洪涛巨浸当其冲。
此峰不独飞泉鸣琴声淙淙,更有汪洋灏瀚鄱阳湖水飞银龙。
闻说上有千年桃花红,几欲凌空飞到天池最上重。
大呼匡庐处士同去寻仙踪,振衣千仞长啸开群聋。
凉风送归云,幽崖委寒翠。
故乡深黄叶,银鳞昨夜至。
牙筹启锦缄,密蟠珍珠字。
读君纸上书,陊余眼中泪。
几载订心交,蒋生尤夙契。
谁能隔关山,家事代余计。
上言何所为,达余双亲意。
下言何所为,勖余四方志。
贱子苟终穷,负此良友谊。
反覆持素书,终夜若梦寐。
校书正苦扫落叶,谁唱阳春和白雪。
天台掷赋声忽闻,广桑证道路云绝。
犹幸坡公在眼前,曾见醉翁为心折。
冶城山阁昔游宴,桂管妖氛刚破灭。
昨年公持使节至,迩来我恰间身掣。
许从芸笈借缇油,莫陪花坞吟宫缬。
安昌旧客盟石交,建章群仙饮玉屑。
千里命驾病未能,八载流光去如瞥。
何时更共阿戎语,新诗且与黄九说。
明当踏春大观亭,健行不藉拄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