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见此岗知几春。
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
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见此岗知几春。
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手持藜杖,漫步于半山云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不见此岗知几春”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漫长与岁月的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后两句“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青山比作故人,寓意着在世事变迁中,唯有自然之物能够永恒不变,给人以慰藉与寄托。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衰翁三月不出城,春深早已过清明。
西原偶尔踏芳草,且幸春光犹未老。
桃花半笑如有情,新柳垂青度妖鸟。
溪声送客去潺潺,村落迎人来渺渺。
步入翠红径,松烟逸高兴。
堕紫惜年华,绿阴怡日静。
嗟我尘埃人,幽境罕相并。
不如野鸦明月巢林隈,空怜海鹤来往啄苍苔。
喜来悲晚从徘徊,斜日寒山又欲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