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阙下玉书宣,午日恩颁侍从前。
宝叶光分仙岛月,灵符香缀御炉烟。
岁时旧自荆人记,风俗曾经汉史传。
闻道宸游临太液,龙舟凤管画楼边。
芙蓉阙下玉书宣,午日恩颁侍从前。
宝叶光分仙岛月,灵符香缀御炉烟。
岁时旧自荆人记,风俗曾经汉史传。
闻道宸游临太液,龙舟凤管画楼边。
这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纪赐四十首·其十三》描绘了皇帝在端午节时对臣子的恩赐情景。"芙蓉阙下玉书宣",形象地展现了皇家殿堂中颁发圣旨的庄重场面,"午日恩颁侍从前"则表达了臣子们受到恩典的荣幸和对皇恩的感激。
"宝叶光分仙岛月,灵符香缀御炉烟"两句,通过比喻,将赐予的黄金艾叶和灵符比作仙岛月光般珍贵,又带有神圣的香气,增添了仪式的神秘与尊贵。"岁时旧自荆人记,风俗曾经汉史传",说明这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珍视和传承。
最后两句"闻道宸游临太液,龙舟凤管画楼边"描绘了皇帝在太液池畔游玩的盛况,伴随着龙舟竞渡和音乐声,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皇家的欢乐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端午赐物的场景,既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也传达了节日的喜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少年时节,见皇州灯火,衣冠朝市。
天汉桥边瞻凤辇,帘幕千家垂地。
人似神仙,身游佛国,谪堕红尘里。
如今憔悴,渐无往岁欢味。
此夜帝里喧传,太平祥瑞,有街头人醉。
更值端门新又起,楼阙千兵严卫。
朝野多欢,边庭初静,歌舞方腾沸。
良宵好景,异时多少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