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百官宅池上诗》
《西百官宅池上诗》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一架荼蘼覆水开,游鱼架底自徘徊。

如何知道人来看,故触流花去不回。

(0)
注释
荼蘼:一种蔓藤植物,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紫色。
覆水:比喻流动的水,也可指盛开的花朵覆盖水面。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徘徊:来回移动,这里指鱼在花架下游来游去。
如何:怎么,表示疑问。
知道:了解,知道。
人来看:有人来观赏。
故:所以,因此。
触:接触,碰到。
流花:流水中的花朵。
去不回:离开后不再回来。
翻译
一架荼蘼盛开在水面,游鱼在花架下自由穿梭。
它怎么会知道有人来观赏,于是触碰着流水中的花朵,不再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池中荷花和游鱼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不愿与他人共享的情感。"一架荼蘼覆水开"中的“荼蘼”即荷花,它们在水面上盛开,形成了一片片的绿叶和白花。"游鱼架底自徘徊"则形象地展现了鱼儿在荷叶下自由穿梭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希望保持一种私密、不为外界打扰的状态。

"如何知道人来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人到来的警觉和排斥。这里的“如何”并非真正的疑问词,而是一种文学修辞,强调了诗人对于保持私密空间的执着。

最后两句"故触流花去不回"中,“故”字表明了因果关系,即由于害怕他人的到来,所以采取了主动离开的行动。"触流花"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水面上的轻盈姿态,同时也暗示着诗人与这片美好景物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去不回”则强调了这种情感是深刻且难以割舍的。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宁愿独享美好的个人主义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我隐退、保持内心世界独立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陈节妇挽词

芳名留死后,苦节在生前。

不负共姜誓,仍齐孟母贤。

人怜同穴计,天与未亡年。

旌诏慇勤意,纲常万古传。

(0)

送陈生益之

京国相逢地,秋风话别天。

携书富蝌蚪,仗剑宝龙泉。

名久贤关著,身初故里还。

惭吾一日长,望子九霄骞。

海岱增奇气,风云入壮年。

此行休草草,得处胜师传。

(0)

喜雨

亢阳当午天欲赤,霹雳堕地坤隅坼。

楼头飒然风雨来,席捲万瓦飞黄埃。

初如丝纷忽如注,河翻海立蛟龙怒。

一洗燀热清八极,顿令枯槁回颜色。

东园青可菹,南亩足我糈。

虫鸟相和鸣,花竹秀以舒。

吁嗟物我将无同,炎凉燥湿苦乐之感相流通。

向来困惫一时起,渴心灌溉生欢喜。

乃知茫茫大造非小儿,阴阳推夺故应尔。

雨馀更爱暮天碧,月华满院凉于水。

(0)

和郭杏东九日韵二首·其一

吟苦偏愁白发催,故人何事又诗来。

篱边黄菊花相对,客里清樽酒自开。

南国此时聊遁迹,北扉当道正需才。

嗟予潦倒无他望,独立西风想钓台。

(0)

苦热绝句十首·其七

周武殷汤在眼中,今王圣德古人同。

禾枯即洒桑林雨,道暍仍嘘柳下风。

(0)

幽兰两三花,清香暗中起。

日暮望美人,盈盈隔湘水。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