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槐堂月色,静里苔凝,秋院封烟。
甚意都销尽,只风痕扇影,到眼堪怜。
画中时见,犹想调笔写春妍。怎托思芝兰。
随人转徙,未了因缘。年年。
枉想忆,有几许游尘,茶后镫前。
趁绿窗余沈,便云枝如素,风叶能颠。
岂知撒手成梦,遗迹世争传。
又字罢题糕,孤镫感旧同夜禅。
问槐堂月色,静里苔凝,秋院封烟。
甚意都销尽,只风痕扇影,到眼堪怜。
画中时见,犹想调笔写春妍。怎托思芝兰。
随人转徙,未了因缘。年年。
枉想忆,有几许游尘,茶后镫前。
趁绿窗余沈,便云枝如素,风叶能颠。
岂知撒手成梦,遗迹世争传。
又字罢题糕,孤镫感旧同夜禅。
这首诗以"问槐堂月色"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月光洒在古老的槐堂上,庭院内秋意浓厚,烟雾缭绕,仿佛被封存的记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往日的美好情感似乎已消散殆尽,只剩下风拂过扇面留下的痕迹和月影,令人触景生情。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画中,想象自己曾经试图捕捉那份春天的美丽,但如今只能通过这幅芝兰图寄托思念。画面中的芝兰虽随人流转,却未能了结他们之间的缘分,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年年"一句,表达了诗人每年都在回忆中度过,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与变迁,如游尘般难以把握。他试图在闲暇时光中回味往昔,如品茶观灯,然而美好的瞬间已如云烟般消散,只剩风叶摇曳。
诗人感慨万分,意识到那些美好的时光已成梦境,即使世人争相传颂,也无法找回。最后,他在题写糕点时,独自一人对着孤灯,心中充满对旧日友情的深深感慨,仿佛在禅定中与旧友的灵魂共度长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月色、扇影、画中景致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接纳,具有浓郁的怀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