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治兴和乐,阳来符正声。
纯能格天地,幽可逮神明。
协气流无外,灵心识太平。
九歌人鬼享,八变地祇迎。
翕纵多祥集,欣欢万祉生。
须知勋德大,圣作掩英茎。
世治兴和乐,阳来符正声。
纯能格天地,幽可逮神明。
协气流无外,灵心识太平。
九歌人鬼享,八变地祇迎。
翕纵多祥集,欣欢万祉生。
须知勋德大,圣作掩英茎。
这首诗名为《乐通神明》,是宋代学者范祖禹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盛世和谐景象的赞美,以及音乐与天地、神明之间的紧密联系。"世治兴和乐"描绘了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景象,"阳来符正声"象征着光明正大的治理理念。"纯能格天地,幽可逮神明"强调了音乐的纯净力量,可以感动天地,甚至与神明相通。
"协气流无外,灵心识太平"进一步阐述了音乐如何调和气氛,凝聚人心,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九歌人鬼享,八变地祇迎"借用了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音乐,表达出人们对神灵的敬奉和对和谐秩序的追求。"翕纵多祥集,欣欢万祉生"描述了人们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充满吉祥,幸福感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须知勋德大,圣作掩英茎",诗人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这些美好的背后,是君王和贤臣的功绩,他们的伟大成就如同繁花盛开,掩盖了他们个人的荣耀。整首诗以音乐为媒介,寓言了盛世的和谐与尊崇,体现了范祖禹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统治者的赞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