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郎名与大年齐,貌得孤山一段奇。
月色昏昏人寂寂,梅花淡淡水漪漪。
戏将三昧传神手,催动千林破腊枝。
不用摩挲窥妙墨,暗香疏影在新诗。
钱郎名与大年齐,貌得孤山一段奇。
月色昏昏人寂寂,梅花淡淡水漪漪。
戏将三昧传神手,催动千林破腊枝。
不用摩挲窥妙墨,暗香疏影在新诗。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徐伯远题钱少愚画孤山月梅图》。诗中描绘了钱郎所绘的孤山月梅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月光下梅花的静谧之美。
首句“钱郎名与大年齐”,以钱郎与大年并称,赞美其绘画技艺之高超。接着,“貌得孤山一段奇”点明主题,钱郎所画的孤山月梅图,不仅形似,更捕捉到了独特的意境。
“月色昏昏人寂寂,梅花淡淡水漪漪”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月夜下的宁静画面:昏黄的月色下,人声寂寥,梅花在水中轻轻摇曳,水波微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戏将三昧传神手,催动千林破腊枝”则赞扬钱郎的绘画技巧,他仿佛能将艺术的精髓融入笔端,使得千树万木在画中破冬而出,生机勃勃。
最后,“不用摩挲窥妙墨,暗香疏影在新诗”表达了对画作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认为无需直接触摸画作,其间的暗香疏影已通过诗的语言得以传达,展现出艺术作品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钱郎画作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评价,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美的追求与赞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欣赏艺术时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情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