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何所,西山之阳。崇轩朝跻,其云苍苍。
有草有草,垂带而厉。匪伊垂之,君子所萟。
濯以甘雨,扬之谷风。有蔚其苗,则靡所同。
人亦有言,匪韭匪薤。不有君子,孰曰书带。
在昔孔圣,仰钻庖羲。或韦其编,亦三绝之。
我乐我书,爰启其纽。我其藏之,或系于肘。
相彼良苗,亦绵其藨。譬之树兰,毋混彼艾萧。
我思不其,远而莫至。宜尔孙子,是有是似。
尚勿剪薙之,以蕃厥世。
读书何所,西山之阳。崇轩朝跻,其云苍苍。
有草有草,垂带而厉。匪伊垂之,君子所萟。
濯以甘雨,扬之谷风。有蔚其苗,则靡所同。
人亦有言,匪韭匪薤。不有君子,孰曰书带。
在昔孔圣,仰钻庖羲。或韦其编,亦三绝之。
我乐我书,爰启其纽。我其藏之,或系于肘。
相彼良苗,亦绵其藨。譬之树兰,毋混彼艾萧。
我思不其,远而莫至。宜尔孙子,是有是似。
尚勿剪薙之,以蕃厥世。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在西山阳面的崇轩中读书的场景,环境清幽,云雾缭绕。诗人赞美了书带草的坚韧和君子对其的珍视,将读书比作甘雨和谷风的滋养,强调了书籍对于君子的重要性和传承价值。诗人提到孔子研读经典,甚至以牛皮绳编联书籍,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珍视。他希望后人能像爱护书带草一样,尊重和传承学问,使书香世代延续。整首诗寓教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
泗上频蒙访寓公,十年乖隔马牛风。
谁知迈往青云士,尚寄哀迟白发翁。
浮食即今尸靖馆,育材当日谩儒宫。
寄声有道劳虚奖,窭籔方安鼠技穷。
樽酒重阳泛菊英,此时应得到家庭。
奔趋试席虽深贯,囚锁文闱苦未经。
梦入故园时栩栩,愁侵衰鬓欲星星。
评文赖有金闺彦,敏手从来号震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