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开人尽赏,菊残人尽弃。
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
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
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
菊开人尽赏,菊残人尽弃。
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
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
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
这首《残菊》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描绘残菊的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界的感悟。
首句“菊开人尽赏”,描绘了菊花盛开时的热闹景象,众人皆来观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菊残人尽弃”则转折,当菊花凋零之时,人们便不再关注,弃之不顾,体现了世态炎凉,物是人非的感慨。
“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诗人回忆起过去赏花时的不经意,而现在却能从中看出更深的意义。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力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描述了残菊在严冬中的艰难处境,严霜摧折其根,寒风不停吹拂,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无情。
“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这句话赞美了残菊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不放弃生命,不向死亡屈服的精神,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待。前者的美好无法挽留,后者的新希望尚未到来,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最后两句,诗人以残菊自比,表达了自己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心志,即使在冰冷的环境中也愿意坚持下去,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残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脆弱性,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昨日经过欢燕时,满堂歌舞金屈卮。
日日日斜舞长袖,夜夜夜深歌接䍦。
今日欢情犹未足,炙鸡絮酒还来续。
何戡虽善歌,唐衢亦善哭。
一生一死复一杯,或歌或泣还成曲。
座上多白云,门前总流水。
人琴叹俱亡,风流浑不死。
十千五千未满杯,三弦四弦已盈耳。
佳婿佳儿垞帐前,故人故宴帷堂里。
山阳笛,伯牙琴,至今千载为知音。
平生尊酒若常在,生死交情深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