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应游沛,空嗟庙貌残。
苍碑火剥裂,画壁雨阑干。
帐幕虚风肃,松槐白日寒。
升堂欲进拜,犹怯戴儒冠。
魂魄应游沛,空嗟庙貌残。
苍碑火剥裂,画壁雨阑干。
帐幕虚风肃,松槐白日寒。
升堂欲进拜,犹怯戴儒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谒汉高帝庙》,表达了作者对汉高祖刘邦的敬仰与感慨。首句“魂魄应游沛”暗示了诗人想象中的刘邦精神依旧在沛县游荡,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接下来的“空嗟庙貌残”则描绘了庙宇的破败景象,流露出对岁月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叹。
“苍碑火剥裂,画壁雨阑干”细致刻画了庙内遗迹的衰败,斑驳的石碑和残破的壁画,显示出历史的痕迹和风雨侵蚀的无情。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氛围。
“帐幕虚风肃,松槐白日寒”进一步渲染了庙宇的寂静和冷清,微风吹过空荡的帷幕,松槐在阳光下显得更加苍老,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两句“升堂欲进拜,犹怯戴儒冠”表达了诗人想要参拜却又犹豫的心情,这里的“儒冠”可能象征着文人的身份,反映出他对刘邦这位马上皇帝的复杂情感,既有敬仰又有自我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汉高帝庙的景象,寓含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个人身份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
清泉出深山,初若甚蒙昧。
昼夜不住流,日积渐充大。
滔滔忽成川,滚滚直到海。
非比沟浍盈,其涸可立待。
一朝随苍龙,化作霖雨霈。
万物俱沾濡,初不分内外。
赋诗重期君,奇勋著昭代。
轻舠刺棹渔火红,夜捉明月巨蟹宫。
有物郭索蛇鳣穴,古称败谷乃介虫。
横行岂欲遍天下,雷公在上声隆隆。
爬沙六跪心善躁,失脚已堕篝簏中。
两螯微生可荐酒,空筐宁论蚕绩功。
张翰亟上贺循舟,能不为尔思江东。
莼菜为羹鲈作鲙,风味视此将无同。
须寻玄真蟹舍子,更续蟹志如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