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僧房》
《题僧房》全文
唐 / 韩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

鸣罄夕阳尽,捲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0)
注释
披衣:穿着衣服,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迎接的急切。
客至:来访的客人。
鸣罄:寺庙中敲击的器物,用于召集僧众或宣告时间。
他方:指别处,非此处。
翻译
披着衣服听到客人来访,这时打开门锁。
敲响罄声,夕阳西下,拉起窗帘,秋意随之而来。
名贵的香料沿着竹林小径飘散,寺庙的清音从花坛中传出。
虽然身体在此,但心灵无处停留,已经在别处往返多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到来时的温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对待客人的热情和寺院内外的静谧氛围。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 这两句表明诗人听到客人到来,便立即打开门锁,迎接远方而来的朋友。这不仅是主人对待友人的热情,也体现了古代寺院的开放与包容。

"鸣罄夕阳尽,捲帘秋色来。"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和自然景象的转换。"鸣罄"指的是古代用以报时辰的器物,这里暗示傍晚的时分;"夕阳尽"则是日落之际,而"捲帘秋色来"则是一种动作,揭开窗帘,秋天特有的景色便展现在眼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这两句则是对寺院内外环境的描写。"名香"指的是著名的香炉或高贵的佛教仪式;"连竹径"则是通过竹林的小路来表达寺院幽深静谧的特点。而"清梵出花台"中,"清梵"可能指的是清脆的梵铃声,这里与"出花台"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佛教仪式中的宁静和美好。

最后一句"身在心无住,"则是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哲理。"身在"指的是身体的所处,而"心无住"则意味着心灵不停留于任何一个地方,这是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也体现了佛教中"心无挂碍"的修行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客人的期待、时间流逝和寺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美好的享受。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
朝代:唐   字:君平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生辰:754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猜你喜欢

题渊明像

托咏荆轲恨未消,解官却赴远公招。

至今三月门前柳,犹向东风懒折腰。

(0)

金牙山

撑破白云夐翠环,孤峰高倚北辰闲。

黎川历历凭高望,几点村烟落照间。

(0)

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

想见花开路,篮舁草草装。

叩门驯犬喜,入室蠹鱼香。

蹑石苔黏屐,眠松露滴床。

焉知人世事,积甲又宜阳。

(0)

顾玉山草堂席上寓兴

春晖楼头春最早,主人宴客情更好。

万斛蒲萄泻绿波,一色氍毹剪芳草。

捲帘山色何冥冥,吴天半扫蛾眉青。

乱云忽西起,倒压白日停。

野狐啼烟道路黑,海风吹雨蛟龙腥。

短歌长吁伤我情,门前溪水声泠泠。

(0)

石壁山

熟湖周遭山历历,诸山奇秀让石壁。

石壁山人贤人隐,石壁山下蛟龙蛰。

乾坤巧置山临湖,要使湖光照山色。

月来影浸玻瓈寒,日出烟凝苍翠湿。

云气吞吐天冥冥,岩阿花草春菁菁。

浮岚晴助峰势壮,飞泉暝续厓猿鸣。

颍川逸翁游憩处,呼吸山谷养神气。

芝田烟暖稻畦丰,扃扉不就蒲轮致。

翁今日与群仙伍,手植松柏翠环堵。

节操松柏符贞坚,寿龄石壁同今古。

(0)

将受册宝以册宝入门宫县奏肃宁之曲

涂山兴夏,关睢美周。坤仪之尊,母临九州。

瑶册袆衣,光配凝旒。地久天长,福禄是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