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岘山怀古》
《岘山怀古》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岘亭标往胜,楚俗旧登临。

昔堕看碑泪,今伤歧路心。

江山无改易,贤达几消沉。

缅想昔人叹,翻为后代钦。

雍台临汉水,樊口接荆岑。

树似遗棠爱,川如睹洛深。

谁知感慨者,名向此山寻。

(0)
鉴赏

这首《岘山怀古》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对岘山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豪杰的缅怀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岘亭标往胜,楚俗旧登临”,开篇点题,岘亭作为往昔胜迹的标志,引出对楚地风俗中登高临远的传统回忆。诗人以“往胜”和“旧登临”勾勒出岘山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积淀,为全诗奠定了怀古的基调。

颔联“昔堕看碑泪,今伤歧路心”,承上启下,通过“看碑泪”与“歧路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这里的“看碑泪”既是对逝去英雄的哀悼,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歧路心”则暗示了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与困惑。

颈联“江山无改易,贤达几消沉”,进一步深化主题,江山依旧,但历史上的贤达却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对英雄事迹被遗忘的惋惜。这一联以自然景观的永恒与历史人物的短暂相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尾联“缅想昔人叹,翻为后代钦”,诗人由个人的感慨转向对后人的启示,通过缅怀昔人,希望后人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珍惜当下,铭记历史。最后两句“雍台临汉水,樊口接荆岑。树似遗棠爱,川如睹洛深”,以具体的景物描写收束全诗,雍台、汉水、樊口、荆岑、棠树、洛水等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添了诗意的韵味,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岘山的怀抱之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美好。

整体而言,《岘山怀古》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吴节妇

忆昔嫁君时,赠我白罗帨。

君殁帨犹存,拭我泣君泪。

泪尽帨不烂,长留箧中看。

并州有剪刀,谁能剪一半。

将心比罗帨,皎皎如素丝。

素丝可以染,妾心终不移。

(0)

怀川晚立

清川绕县衙,小立共汀沙。

暝色催归鸟,春愁对落花。

江湖频恋阙,风雨更思家。

出处成何事,唯添两鬓华。

(0)

问梅阁

石阑护苔枝,相对黄昏月。

问答本无言,翠禽强饶舌。

(0)

海上述事·其一

浮生南北任流萍,漫刺江湖忆祢衡。

雁去关河愁万里,潮来江海月三更。

燐光夜伴蛩螀泣,妖气晴连螮蝀横。

欲向灵氛问人事,中原何日可休兵。

(0)

题倪元镇画二首·其一

断霭生春树,微茫隔远汀。

梁溪新月上,照见惠山青。

(0)

小李将军金碧山水图

池岛疑秦属,云山似洛疆。

四围青嶂合,一望绿川长。

野浦全春树,人家半夕阳。

峰峦看似绣,草木讶闻香。

冻竹澌银雪,寒风落锦霜。

楼思王粲倚,谷忆郑生藏。

石发和烟润,林衣浥露光。

日华初布暖,风信未经凉。

水泛蛟龙迫,岩居豺虎防。

鱼情空渺漠,雁思更微茫。

独浩巢松兴,多怀辟谷方。

天台与蓬岛,对此永相忘。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