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三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三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伊阙遥临凤阙前,龙门女几气苍然。

唐朝御路依稀在,犹想东巡尘暗天。

(0)
注释
伊阙:古代洛阳附近的两座山,这里代指洛阳。
凤阙:皇宫的南门,代指长安或洛阳的皇宫。
龙门:洛阳南边的著名山隘,有龙门石窟。
女几:龙门山的一座山峰。
唐朝御路:唐朝皇帝出行的道路。
东巡:皇帝向东巡视或巡游。
尘暗天:形容尘土弥漫,天空昏暗。
翻译
伊阙远望着凤阙之前方,龙门山的女几峰气象苍茫。
唐朝时的皇家道路似乎还隐约可见,仿佛还能想象当年皇帝东巡时尘土飞扬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熙宁壬子年八月洛阳考试举人后,途经伊阙、龙门和嵩少之间的所见所感。首句"伊阙遥临凤阙前"以伊阙对洛阳宫阙的映衬,展现出历史的沧桑与皇权的痕迹。"龙门女几气苍然"则借龙门石窟的雄浑气势,寓言岁月的久远和自然的伟力。

"唐朝御路依稀在"暗示昔日皇家的道路虽已模糊不清,但仍能让人想象当年皇帝东巡的盛况。最后一句"犹想东巡尘暗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历史遗迹在时光流逝中逐渐被风尘覆盖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空间为线索,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洛阳地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病目

两眼谁怜著古今,中年赢得泪沾巾。

冥鸿灭没看天晓,搔首熏风对玉琴。

(0)

涪江风月

涪江风月为谁清,莫向涪翁问姓名。

万古涪江流不尽,渔矶月似旧时明。

(0)

城南春会

阴云薄薄地无尘,清晓城南集画轮。

睢苑即时裁雪霰,颍川连夜聚星辰。

山眉帖汉晴光拟,莺舌寻风碎语真。

芳草有情迷谢客,落花无处问秦人。

樽前莫厌歌醒耳,世上偏饶泪满巾。

嘉意未阑繁盛减,东皇底事惜残春。

(0)

耕园驿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

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

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

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

(0)

杭州访吉祥璘上人追感苏才翁同赏牡丹

曾乘春饮绕花畦,花底馀香入燕泥。

剪处佳人传烛下,归时明月到云西。

重来草树惊秋色,零落交朋感旧题。

若使他年逢胜赏,一觞知复共谁携。

(0)

和运使学士芍药篇

密叶阴沈夏景新,朱栏红药自为春。

香于兰芷偏饶艳,画入缣绡未逼真。

已恨芳华难驻景,可堪愁卧动经旬。

三年想爱须留恋,不为江头酒味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