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其十三》
《山居·其十三》全文
明 / 释弘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秪许閒云伴佛衣,逍遥物外与谁归。

落花满涧思樵药,寒日半山歌采薇。

入户青猿依磬定,出林黄鸟破烟飞。

人间世事多如幻,六代繁华今已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居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首句“秪许閒云伴佛衣”,以“閒云”象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与“佛衣”相对,暗示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逍遥物外与谁归”,进一步强调了僧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

“落花满涧思樵药,寒日半山歌采薇”,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在山中的日常活动,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的实际需求的关注。落花满涧,既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描绘,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寒日半山,则是冬日山中景象的写照,同时借“采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高士精神的追慕。

“入户青猿依磬定,出林黄鸟破烟飞”,这两句则通过动物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山中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青猿在僧人入室时依磬而定,表现了山中生活的和谐与秩序;黄鸟破烟飞出树林,则是大自然生命力的象征,展现了山中生物与环境的互动。

最后,“人间世事多如幻,六代繁华今已非”,这两句由景入情,从山中生活联想到世间万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将历史上的繁华与当前的现状进行对比,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作者介绍

释弘赞
朝代:明

弘赞(一六一一—一六八六),字在犙。新会人。俗姓朱。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初入肇庆鼎湖莲花洞,翌年礼栖壑于蒲涧,剃染受具。以己事未明,遂度岭而北,遍参诸方。后归鼎湖,为二代住持,号草堂和尚。著有《木人剩稿》等百馀卷。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待晓朝谒天庆作

望晓谒琳宫,荒庭雾气浓。

曾陪羽林仗,如待景阳钟。

薄宦情无几,劳生梦不容。

樵朋与渔伴,它日会相从。

(0)

早发王村道中寄李智父

鸡鸣戒徒御,驱马度前陂。

得雨人耕早,边山日上迟。

罢休何复道,会合邈无期。

赖有西来水,悠悠慰我思。

(0)

丙寅舟次宋城作

水馆四边村,登临奈断魂。

黄花开小径,红粉哭高原。

舟楫逢新火,松楸老故园。

斜阳一千里,依约是苏门。

(0)

秋江晚望

黄芦洲渚赤枫林,林外残阳叠嶂深。

记得广陵城里市,董源横障卖千金。

(0)

怀寄清凉和上人二首·其二

试问江南客,何时肯度杯。

多情是湖水,每日石头来。

(0)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其一初别后

樽酒津亭别,还城何所投。

无情是流水,断送到南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