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传冬不到南中,今岁南中稍稍冬。
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
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
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
旧传冬不到南中,今岁南中稍稍冬。
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
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
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创作的《至日薄寒》,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冬天到来的感受和个人情感。首句“旧传冬不到南中”即点出了南方地区较晚进入冬季的特点,而“今岁南中稍稍冬”则是对当前年份南中地区略有寒意的观察。
接下来的“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两句,通过对日光与霜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冬日景象和气氛。其中,“曦幕”指的是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室内的光影,而“红皱起”则形容由于寒冷而起的细微皱纹;“霜桥冷步缟声松”则是对踏在冰冷桥面上所发出的声音进行描绘,通过这样的细节刻画,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冬日的清凉和寂静。
诗人在接下来的“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中,表达了自己在寒冷的季节里,通过写诗和饮酒来消磨时间、排解心中的忧虑。这里的“裁缝”指的是编织或缝纫之类的家务劳动,而“苦思”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易察觉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诗人通过对梅花开放时间的反思,以及对远方来客的同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里的“梅花”往往象征着早春的到来,而“老相逢”则是诗人对于那些在异乡度过寒冬的游子们的深切理解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从来疑造物,无处识其真。
好月难终夕,名花不尽春。
青灯空照室,白氎谩遗巾。
泣血怜慈母,悲酸动四邻。
孔明气宇白玉温,忠义勇决踰王尊。
葛巾羽扇传号令,塞垣彻警无尘昏。
良辰往往挟将佐,射雕走马循烟村。
归来饮酒坐堂上,宾从如云填戟门。
一朝郡圃得奇石,雪浪触眼惊神魂。
旁求苍珉琢巨斛,偃然卧土知无根。
三牛曳归置阶圯,错磨不许留纤痕。
兴来作诗寄台阁,雄词妙笔争考论。
将军今谪穷海外,会见羲娥窥覆盆。
殷勤寄语朔方客,佳致勿毁宜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