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山色遍,小立渡头风。
飞鹭起沙渚,何人移短篷。
村烟秋入夜,江月冷摇空。
回首清香满,方知是桂丛。
爱看山色遍,小立渡头风。
飞鹭起沙渚,何人移短篷。
村烟秋入夜,江月冷摇空。
回首清香满,方知是桂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站在渡头,欣赏着连绵起伏的山色,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份清凉。突然,一只飞鹭从沙洲上腾空而起,打破了静谧,让人想象有人正驾着小舟移动。随着夜幕降临,村庄的炊烟袅袅上升,与秋夜融为一体,江面上的冷月在空中摇曳,增添了寂寥之感。诗人回首望去,发现那缕清香源于身旁的桂花丛,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温馨而富有深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
六丝星度银潢影,五彩春浮玉翠香。
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
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帘影晴丝落舞茵,崆峒云晚聚星辰。
翠虹光度楼台月,香燕先浮霄汉春。
一道清风华辔远,双江绿水彩衣新。
相逢屡有朝花约,又看貂蝉会紫宸。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
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
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
殷勤拨火分煨芋,却有工夫到别人。
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
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麽。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
世人未见题尧庙,尽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
离骚忘却题天柱,为立斜阳问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