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峤宁容下镜台,折梅花向脸边开。
玉人近远家何处,羽帔应从姑射来。
温峤宁容下镜台,折梅花向脸边开。
玉人近远家何处,羽帔应从姑射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女手持梅花的场景,充满了古典雅致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仕女与梅花之间的和谐之美。
首句“温峤宁容下镜台”,以温峤典故起兴,暗示了仕女的美貌与温峤相比也毫不逊色,同时巧妙地将人物置于镜子的映照之下,强调了她的美丽与高洁。这里的“下镜台”既指仕女手持梅花的动作,也暗喻她如同镜中之花,美而不自知。
次句“折梅花向脸边开”,直接描绘了仕女折取梅花并将其靠近脸庞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她的优雅举止,也暗示了梅花的香气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梅花的纯洁与仕女的高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第三句“玉人近远家何处”,通过“玉人”这一形象,进一步赞美了仕女的美丽,并引发对她的身世和背景的好奇。这句话仿佛在问:这位如玉般美丽的女子,她的家乡究竟在哪里?这种疑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悬念,也暗示了仕女可能有着不凡的身世或故事。
最后一句“羽帔应从姑射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姑射山仙女的故事,将仕女比作从遥远仙境来的仙女,穿着羽帔(仙女所穿的轻盈衣物)。这不仅高度赞扬了仕女的超凡脱俗之美,也赋予了她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气质,仿佛她是从另一个世界降临人间的使者。
整首诗通过对仕女手持梅花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她的美丽、身份和背景的巧妙暗示,营造出一幅既具现实感又充满想象空间的画面,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
山隹无日夕,晚步爱斜晖。
云懒牧童笛,郊寒园叟衣。
层层风自晏,习习鸟初归。
犹过春明客,维舟话钓矶。
汉季青青千里草,汉家宫阙平如扫。
老瞒攘臂逞豪雄,邺都壮丽誇丰镐。
辉煌九锡嘉殊勋,嵯峨铜雀高层云。
华歆走破宫中柱,墓题犹表汉将军。
长驱气焰吞吴越,赋诗横槊酣江月。
舳舻一炬尽成灰,盖世雄心翻咋舌。
爱子临终付与人,分香卖履何悲辛。
西陵日暮漳河水,千秋漠漠空黄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