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曾无欲雪天,正忧饥馑在新年。
忽闻夜滴檐前雨,便觉春归郭外田。
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
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冬暖曾无欲雪天,正忧饥馑在新年。
忽闻夜滴檐前雨,便觉春归郭外田。
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
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期待春天到来的心情。起初,诗人感受到冬日的温暖,却又担忧新年可能会有饥馑之苦。这表明诗人对农事有着深切的关怀和同情。而“忽闻夜滴檐前雨”一句,则是转折点,夜晚突然传来了屋檐上雨水滴落的声音,这预示着春天可能即将到来。紧接着,“便觉春归郭外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下半首“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则是诗人希望与远方的友人共同享受这场雨带来的美好时光。这里的“俱乐只”指的是友人的酒席,而“一尊亦拟共陶然”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陶渊明这样高洁的人物共同享受这份喜悦的心情。
最后两句“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则是对比和强调。这里的“使者”指的是朝廷的使者,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受制于繁文缛节的官场,而宁愿在自然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期待和欣喜,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诗人情怀。
滟染瓶花,暖回杯酒,帘里春光先到。
纤纤玉指,朱弦细按,偷理相如琴稿。
岁华荏苒潜移,雏莺已老。风帆劲翼,翩如是鸟。
一别千里,从此孤鸾掩照。算可有、方壶圆峤。
漫长想、琅玕芝草。
只自检征衣,裁缝针线,旧事同回绕。
匆匆几日欢笑。换得恁、洒涕丹枫,牵愁远道。
立望四野,归鸿声杳。
郑家娇婢解吟诗,和靖风流想见之。
遗址误寻高菊涧,前身应是谢芳姿。
踏青春访琼姬墓,飞白宵题玉女牌。
更乞茂漪书一过,簪花楷法妙临池。
客且去,客且去,村店高房健儿住。
朔方调来十万兵,兵车满道村人惊。
停骖且致问,主人告予病。
店家三月当官差,有肉无鱼众兵忿。
青州大吏操军符,遣官督兵兵怒呼。
我侪出身冒白刃,安能饥饿为驰驱。
昨夜天南望烽燧,贼氛已近兰陵地。
官军何日出山东,道傍布席摴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