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狭寡隙壤,邻树借乔林。
微暄荫新绿,意足莫相矜。
野卉杂吐花,轻红柔莫任。
可怜十量锦,蹙此山姬襟。
采之欲戴首,䯻小不可簪。
且从儿女笑,吾衰思何深。
灌濯及晨露,常先宿鸟兴。
造物岂劳我,汲汲则安能。
湫狭寡隙壤,邻树借乔林。
微暄荫新绿,意足莫相矜。
野卉杂吐花,轻红柔莫任。
可怜十量锦,蹙此山姬襟。
采之欲戴首,䯻小不可簪。
且从儿女笑,吾衰思何深。
灌濯及晨露,常先宿鸟兴。
造物岂劳我,汲汲则安能。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草木的生机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慨。首句“湫狭寡隙壤,邻树借乔林”描绘了园地的狭小与土壤的贫瘠,却因邻近的大树而显得生机勃勃。接着,“微暄荫新绿,意足莫相矜”写出了春日微暖时,新绿的草木在树荫下生长,虽不显眼,但自得其乐。
“野卉杂吐花,轻红柔莫任”描述了野花的随意绽放,色彩轻盈而柔美。接下来,“可怜十量锦,蹙此山姬襟”将野花比作珍贵的锦缎,表达了对这些平凡之美的赞叹。然而,“采之欲戴首,䯻小不可簪”暗示了这些美丽之物难以被珍藏或佩戴,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
“且从儿女笑,吾衰思何深”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美好,联想到自己的衰老,感到深深的感慨。最后,“灌濯及晨露,常先宿鸟兴。造物岂劳我,汲汲则安能”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认为自然界自有其运行之道,无需人为干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神巫善相人,壶子如湿灰。
扁鹊巧发药,季梁病弗治。
一形苟脱落,纯气固委蛇。
随火出石壁,泳珠没淫隈。
彼或蜩翼得,此犹沤鸟疑。
中心既怵殆,外物尽坑溪。
干壳即木叶,皮肤类婴孩。
远矣列姑射,吾为荣启期。
常公开化地,源师讲经处。
人物有古今,山川无新故。
橐驼既西峙,鸣鹳亦东翥。
清泉冽广沼,苍松夹永路。
入寺结青莲,参方薰玉树。
三足想后因,四禅感前悟。
此生真幻化,学道奈迟暮。
感叹顾昔心,怅然起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