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吴趋,请君住。
采莲船隘阖闾门,香风澹月苏台树。
玲珑玉碗若雕天,留君夜醉晓窗眠。
江头剑冢芙蓉萼,重开攒作朱阑阁。
望见子胥骑白马,西施与战回廊下。
腥魂索食怨鱼肠,莫叹蛾眉如箭香。
笑掷杨梅嬲相戏,欃枪岂照罗襦事。
琵琶奏乐锦文身,荒亡义让应同此。
斜扶腻鬓称侬心,帘间小镜名如意。
歌吴趋,请君住。
采莲船隘阖闾门,香风澹月苏台树。
玲珑玉碗若雕天,留君夜醉晓窗眠。
江头剑冢芙蓉萼,重开攒作朱阑阁。
望见子胥骑白马,西施与战回廊下。
腥魂索食怨鱼肠,莫叹蛾眉如箭香。
笑掷杨梅嬲相戏,欃枪岂照罗襦事。
琵琶奏乐锦文身,荒亡义让应同此。
斜扶腻鬓称侬心,帘间小镜名如意。
这首《吴趋行》是明代诗人黎遂球的作品,描绘了吴地的风情与历史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韵味。
首句“歌吴趋,请君住”,以邀请的方式引出对吴地的赞美,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沉浸于吴地的美丽之中。接下来,“采莲船隘阖闾门,香风澹月苏台树”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吴地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采莲船在门前穿梭,香风拂面,月色淡雅,苏台树影婆娑,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玲珑玉碗若雕天,留君夜醉晓窗眠”则进一步渲染了吴地的奢华与浪漫,玉碗精美绝伦,仿佛能与天空媲美,让人不禁沉醉其中,直至夜深人静,仍不愿离去。这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富足,也体现了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江头剑冢芙蓉萼,重开攒作朱阑阁”将视线转向历史,剑冢与芙蓉萼的对比,既展示了吴地的英雄气概,又蕴含着柔美的自然景观,而朱阑阁的重开,则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望见子胥骑白马,西施与战回廊下”引用了伍子胥和西施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与美女命运的感慨。
“腥魂索食怨鱼肠,莫叹蛾眉如箭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历史人物以情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笑掷杨梅嬲相戏,欃枪岂照罗襦事”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同时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
“琵琶奏乐锦文身,荒亡义让应同此”将音乐与身体艺术结合,反映了吴地的文化多样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某些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应当被坚守。
最后,“斜扶腻鬓称侬心,帘间小镜名如意”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个人内心的关照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吴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故事、文化特色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历史画卷。
炎灵失其御,四海无安税。
呜乎梅南昌,脱屣元始岁。
小臣披肝胆,宫掖事严秘。
上书竟渺茫,弃掷江湖外。
一朝厌蜗角,万里骑鹏背。
向来杀青士,此事美无对。
到今瑶池地,风露翔孔翠。
仰瞻神界游,千载想生气。
愿为龙鳞婴,勿学蝉骨蜕。
鲁公岩壑姿,劲气不可及。
岁寒万物尽,松柏当霜立。
由来邪正间,厥势不相入。
公当肃代后,窜斥复相袭。
呜呼蔡州殒,义激壮士泣。
周曾计不浅,希烈竟见执。
从古皆有殁,忠烈泰山岌。
使君拊遗迹,丹青辨呼吸。
壮公临大节,生气何当挹。
高咏两贤篇,临风黯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