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鞅陟层巘,老步独多叹。
笑谈谷传响,松声递萧散。
欲寻草堂池,土室无僧赞。
舍鞅陟层巘,老步独多叹。
笑谈谷传响,松声递萧散。
欲寻草堂池,土室无僧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嵩山游历的景象和心境。诗中“舍鞅陟层巘,老步独多叹”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势的赞美之情,以及因年岁渐长而感慨的自我反思。紧接着,“笑谈谷传响,松声递萧散”则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和谐,通过山谷间流传的笑语和松风中的声音来描绘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欲寻草堂池,土室无僧赞”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草堂池”象征着一种淡泊明志、远离红尘的生活,而“土室无僧赞”则强调了这种生活的简朴与自在,似乎是在追求一种超越世俗评价的精神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感悟。
悠然堂上,山色浑如画。
堂下梅花未多谢。
向小亭、留客处,晴雪初飞,香四面,不比茅檐低亚。
绿窗帘尽卷,吹到眉心,点缀新妆称闲雅。
缓歌喉、余舞态,云遏风回,须信道、欲买青春无价。
任匆匆、归去酒醒时,镇梦绕琼梢,月寒清夜。
春阴漠漠。
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
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
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