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
《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全文
清 / 吴昌绶   形式: 词

银篆双钩,铜华十湅,秋眸凝注澄鲜。

方寸相思,遥怜彼美娟娟。

小名检斠妆楼记,问谁家、人月同圆。展冰奁。

翠沁苔斑,粉拭香绵。

明妆管领溪山胜,有芝崦画本,点笔清妍。

一握珍贻,三生留证情缘。

南湖旧谱天香曲,共苕娘、影事流传。倚吟边。

自拨张炉,细写谈笺。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吴昌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娟镜楼的景象,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词中首先通过“银篆双钩,铜华十湅”描绘了娟镜楼的精致与华美,接着“秋眸凝注澄鲜”则赋予了这景物以生命,仿佛秋水般清澈的眼眸在注视着这片清新的景色。接下来,“方寸相思,遥怜彼美娟娟”表达了对娟镜楼主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美丽与优雅的赞美。

“小名检斠妆楼记,问谁家、人月同圆”一句,将娟镜楼与人间的美好比作月圆,表达了对和谐与完美的追求。随后,“展冰奁。翠沁苔斑,粉拭香绵”描绘了娟镜楼内装饰的精美与细致,仿佛冰凉的奁盒中,翠绿的苔藓斑驳,粉色的香绵轻轻擦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明妆管领溪山胜,有芝崦画本,点笔清妍”进一步展现了娟镜楼主人的审美情趣,她如同明丽的妆容,引领着溪山之美,芝崦画本上的点笔,更是清雅至极。最后,“一握珍贻,三生留证情缘”表达了对这段情感的珍视与承诺,仿佛是跨越三生的情缘,值得铭记。

“南湖旧谱天香曲,共苕娘、影事流传”则提到了历史与传承,南湖的天香曲,与苕娘的故事一同流传,增添了词作的历史感与文化韵味。最后,“倚吟边。自拨张炉,细写谈笺”则是词人自己在娟镜楼旁吟诗作画,自得其乐,表现了文人的闲适与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娟镜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作者介绍

吴昌绶
朝代:清

吴昌绶,字伯宛,一字甘遁,号印臣,晚号松邻,仁和人。光绪丁酉举人,内阁中书。有《松邻遗集》。
猜你喜欢

同王方湖泛舟鉴湖入兰亭偶成赠章二首·其一

木落秦山近草堂,避人仍葺薜萝墙。

知尔经纶数在手,钓船长系鉴湖傍。

(0)

赤城怀太白山人

天台岁月轻刘阮,不见云端双玉箫。

知尔西湖卧风雪,神游先到石梁桥。

(0)

棹歌四首·其三

送君把君绿荷衣,悲莫悲兮生别离。

衢阳向上江水绝,纵有鲤鱼何处来。

(0)

伏叹五首·其二

密云不成霖,西郊气烘烘。

女其蛟与龙,胡为处池中。

(0)

秋兴

梳头出门秋满溪,蓼花无数明太堤。

堤边桔槔独妇女,海上羽箭多男儿。

中原已失尚方剑,南国全看飞将旗。

青草沙头有消息,天未悔祸人焉为。

(0)

读太初浔阳歌

青春寄我浔阳曲,长路思君鹦鹉洲。

此日江湖须远志,浮云西北有高楼。

嵇康竟少神仙分,尚子仍牵儿女忧。

居洛何曾定踪迹,终南渭水入乡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