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浩浩绕神京,霜落烟波万里清。
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
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
长江浩浩绕神京,霜落烟波万里清。
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
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在秋季的壮丽景色。首句“长江浩浩绕神京”,以“浩浩”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长江的广阔与气势,环绕着京城,展现出一种磅礴的自然力量。接着,“霜落烟波万里清”,霜降之后,江面如镜,烟波荡漾,一片清澈,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江的动态美,西来的浩然之气与滟滪堆相接,东下的寒潮则与大海相连,展现了长江作为大河的连贯性和广阔性。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长江与滟滪堆、大海相连接,突出了长江的宏伟与深远。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这两句转而描写江面上的动态景象。几行雁群掠过碧蓝的天空,留下清晰的影子,与两岸盛开的芦花在月光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里的“涵空碧”和“映月明”分别描绘了天空的深邃和月光的明亮,通过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最后,“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诗人将目光转向西塞山,秋天的景色中,夕阳西下,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还通过“夕阳”和“棹歌声”营造了一种悠远、宁静的意境,让人仿佛能听到时间的流逝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韵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秋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