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京十咏·其八长江秋色》
《南京十咏·其八长江秋色》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长江浩浩绕神京,霜落烟波万里清。

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

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在秋季的壮丽景色。首句“长江浩浩绕神京”,以“浩浩”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长江的广阔与气势,环绕着京城,展现出一种磅礴的自然力量。接着,“霜落烟波万里清”,霜降之后,江面如镜,烟波荡漾,一片清澈,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江的动态美,西来的浩然之气与滟滪堆相接,东下的寒潮则与大海相连,展现了长江作为大河的连贯性和广阔性。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长江与滟滪堆、大海相连接,突出了长江的宏伟与深远。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这两句转而描写江面上的动态景象。几行雁群掠过碧蓝的天空,留下清晰的影子,与两岸盛开的芦花在月光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里的“涵空碧”和“映月明”分别描绘了天空的深邃和月光的明亮,通过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最后,“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诗人将目光转向西塞山,秋天的景色中,夕阳西下,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还通过“夕阳”和“棹歌声”营造了一种悠远、宁静的意境,让人仿佛能听到时间的流逝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韵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秋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二月见梅

花开常是在严冬,今岁开当二月中。

祗恐已忘松竹旧,错将贞白斗春红。

(0)

秋夜·其四

切切寒蛩草际鸣,露华秋气两凄清。

空庭久坐不成寐,明月满阶砧杵声。

(0)

题杂画赐门正相傧·其四

岁晚江南雪未消,空山群木正萧萧。

诗翁要识春消息,相约寻梅过野桥。

(0)

来往衔泥半落花,柳塘风暖日初斜。

身轻已被当时妒,莫谩双飞入汉家。

(0)

红杏

艳夺晚霞红,繁开细雨中。

何如庭下竹,孤节傲霜风。

(0)

秋柳

纤腰何太瘦,疏影乱婆娑。

昨夜西风急,空庭落叶多。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