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夏五月海幢抽并头兰两枝适澹归西堂至自丹霞有诗亦引其意作二律即以志喜·其二》
《己酉夏五月海幢抽并头兰两枝适澹归西堂至自丹霞有诗亦引其意作二律即以志喜·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金针双锁意尤高,风叶潇疏引兴豪。

古佛不藏尊贵顶,贫儿齐着到家袍。

分香远蝶惭孤至,带露新蕤结两遭。

利断倘能支晚暮,微蝇终托马蹄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日五月,于海幢寺抽得并头兰两枝时的情景,以及好友澹归从丹霞归来所引发的感慨与喜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金针双锁意尤高,风叶潇疏引兴豪”以“金针双锁”比喻并头兰的珍贵与独特,同时暗示了诗人的高雅情趣。接着,“风叶潇疏引兴豪”则通过描绘秋风中的稀疏落叶,引出诗人的豪情与兴致,营造了一种清幽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颔联“古佛不藏尊贵顶,贫儿齐着到家袍”运用对比手法,将“古佛”与“贫儿”相对比,前者代表尊贵与超脱,后者则象征平凡与朴实。这一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与接纳,也暗含了对人生价值的不同视角。

颈联“分香远蝶惭孤至,带露新蕤结两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蝴蝶因香气而至,却因孤独而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带露新蕤结两遭”则以兰花的生长过程象征友谊的萌芽与成长,强调了共同经历的重要性。

尾联“利断倘能支晚暮,微蝇终托马蹄毛”以“利断”比喻人生的终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微蝇终托马蹄毛”则以微小的昆虫最终依附于马蹄为喻,寓意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存在,也能在特定的时刻找到归属与依托,强调了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生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赠吴鉴南民部

痴绝吴民部,诗才迥不群。

官贫常数米,客到便论文。

似舅何无忌,为郎扬子云。

沈冥宁用叹,佳句已流闻。

(0)

村舍

土垣竹舍惬幽寻,社后风光压昼阴。

积雨市堆山笋贱,冲烟人入菜花深。

偶然薄饭过邻叟,颇耐清眠听野禽。

彷佛鹿门偕隐处,卜居何日遂初心。

(0)

中秋泛舟·其三

解缆尚徘徊,放溜舟自发。

微嫌江水急,烟树失仓卒。

周遭石矼旁,淫淫动浮沫。

草根风露重,一路秋虫咽。

遥望郭外树,顿觉山坡阔。

波间星琐碎,树隙镫明灭。

弭节风吹衣,归踏街心月。

谯楼秋点长,清歌犹未歇。

(0)

登五层楼

百尺危栏卷螮蝀,苍茫遥俯岭西东。

帘前寒入千门雨,槛外阴生万里风。

黄紫气销江色净,鱼龙影落海天空。

赵刘割据俱陈迹,指点山河霸略雄。

(0)

东平道中见曹竹墟辛巳题壁诗即次韵寄之

前年风雪中,送君还乡里。

今年暮春天,别君凤城里。

单车走滇南,中道靡所止。

东西感鸿飞,岁月惊马齿。

旧时欢燕深,离索复于此。

他年再相见,须鬓可知矣。

努力供奉班,圭璋式朝士。

(0)

败蕉

移得苏台种,参差绿扇攒。

风霜催旦暮,篱落伴凋残。

曾以新诗写,还同旧雨看。

岂无松柏茂,念汝太萧寒。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