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魄荒唐,花灵髣髴,相携最无人处,栏杆芳草外,忽惊转、几声啼宇。
飘零何许。似一缕游丝,因风吹去。浑无据。
想应凄断,路旁酸雨。日暮。渺渺愁予。
觉黯然销者,别情离绪。
春阴楼外远,入烟柳、和莺私语。连江暝树。
愿打点幽香,随郎黏住。能留否。
只愁轻绝,化为飞絮。
月魄荒唐,花灵髣髴,相携最无人处,栏杆芳草外,忽惊转、几声啼宇。
飘零何许。似一缕游丝,因风吹去。浑无据。
想应凄断,路旁酸雨。日暮。渺渺愁予。
觉黯然销者,别情离绪。
春阴楼外远,入烟柳、和莺私语。连江暝树。
愿打点幽香,随郎黏住。能留否。
只愁轻绝,化为飞絮。
这首《翠楼吟·魂(其一)》由清代词人黄之隽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花间、情感深沉的画面。
开篇“月魄荒唐,花灵髣髴”,以“荒唐”与“髣髴”形容月光与花影的朦胧与恍惚,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相携最无人处”,暗示了主人公在月夜花下的孤独与寂寞。栏杆、芳草、啼宇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场景。
“飘零何许,似一缕游丝,因风吹去”,将主人公比作随风飘荡的游丝,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漂泊与无助。接下来的“浑无据”三字,直接点明了这种漂泊感的根源——没有归宿,没有依靠。
“想应凄断,路旁酸雨”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哀愁。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雨,更有内心深处的酸楚与痛苦。
“日暮。渺渺愁予”,日落黄昏,愁绪更加浓重。接下来的“觉黯然销者,别情离绪”,则直接抒发了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黯然销魂,仿佛所有的离别情绪都在这一刻被彻底释放。
“春阴楼外远,入烟柳、和莺私语”,春日的阴云笼罩着远处的楼宇,烟柳轻摇,黄莺呢喃,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莺语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或许是对离别的无奈,或许是对于未来的期待。
最后,“连江暝树。愿打点幽香,随郎黏住。能留否。只愁轻绝,化为飞絮”,表达了主人公希望留住美好瞬间,不希望这份情感像飞絮一样轻盈易逝的愿望。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这份美好的愿望最终可能只能化为泡影。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月夜花下的孤独、漂泊以及对离别、相聚的深深感慨,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