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水逝催残腊,天涯不堪回首。
香梦留痕,单情忆远,竟把相思拖透。黄昏时候。
奈孤影支寒,写怀未就。
百折千回,旅窗冷对一灯瘦。
西风不吹恨去,但吹将恨至,强人消受。
怨里飞魂,愁边阁泪,两鬓萧然非旧。梅花解否。
倘爱惜春华,也须眉皱。粉碎珠啼,违心常八九。
青年水逝催残腊,天涯不堪回首。
香梦留痕,单情忆远,竟把相思拖透。黄昏时候。
奈孤影支寒,写怀未就。
百折千回,旅窗冷对一灯瘦。
西风不吹恨去,但吹将恨至,强人消受。
怨里飞魂,愁边阁泪,两鬓萧然非旧。梅花解否。
倘爱惜春华,也须眉皱。粉碎珠啼,违心常八九。
这首《齐天乐·客感》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邹韬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词的开篇“青年水逝催残腊”,以流水比喻时光的流逝,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青春的易逝。接着“天涯不堪回首”一句,直接点明了游子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无奈与痛苦。接下来的“香梦留痕,单情忆远,竟把相思拖透”,通过梦境与回忆的交织,展现了游子内心深处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这种思念所带来的身心疲惫。
“黄昏时候。奈孤影支寒,写怀未就。”黄昏时刻,孤影独处,寒意袭人,游子试图倾诉心中的情感,却难以成文,进一步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随后,“百折千回,旅窗冷对一灯瘦”,以曲折的旅程和冷清的旅店窗前的一盏孤灯,形象地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寂寞。
“西风不吹恨去,但吹将恨至,强人消受。”西风吹拂,不仅没有带走游子心中的忧愁,反而将这份愁绪吹得更加浓烈,让游子不得不承受这份沉重的情感负担。接下来,“怨里飞魂,愁边阁泪,两鬓萧然非旧”,通过魂魄的飘荡、泪水的凝结和鬓发的苍老,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异地他乡所经历的心灵创伤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梅花解否。倘爱惜春华,也须眉皱。”以梅花作为象征,询问梅花是否理解游子的苦楚,是否能体谅他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逆境中,游子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结尾“粉碎珠啼,违心常八九”,以珠泪破碎、违背真心的情况频繁发生,再次强调了游子在外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挣扎。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念、挣扎与坚持,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莺脰湖堤挟两川,形如龙舌尚蜿蜒。
故家乔木千馀尺,先祖华姻上百年。
犹记小窗灯火夜,研穷大易后先天。
垂髫弟子今华发,话旧南都一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