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嗟大雅,魏主惜通才。
王风邈已矣,斯人安在哉。
刘郎挺国秀,束发晞天阶。
彯缨隐柱下,揽辔历南台。
姱行末俗诋,恩宠中道乖。
游梁倦栖翼,入洛伤羁怀。
遂解东都绶,聊剪北山莱。
却扫百虑捐,流览群言该。
纵盼蹑霞壑,抗迹凌嚣埃。
春往童冠集,夜坐樽罍开。
赵瑟既以越,秦筝一何哀。
棣华惭二俊,藻咏蒙双裁。
世苦隆暑烦,惠然清风来。
比声丽金艧,炫目皆琼瑰。
申章讵成报,抽思屡迟回。
幸值赏心晤,无使荣名隳。
李生嗟大雅,魏主惜通才。
王风邈已矣,斯人安在哉。
刘郎挺国秀,束发晞天阶。
彯缨隐柱下,揽辔历南台。
姱行末俗诋,恩宠中道乖。
游梁倦栖翼,入洛伤羁怀。
遂解东都绶,聊剪北山莱。
却扫百虑捐,流览群言该。
纵盼蹑霞壑,抗迹凌嚣埃。
春往童冠集,夜坐樽罍开。
赵瑟既以越,秦筝一何哀。
棣华惭二俊,藻咏蒙双裁。
世苦隆暑烦,惠然清风来。
比声丽金艧,炫目皆琼瑰。
申章讵成报,抽思屡迟回。
幸值赏心晤,无使荣名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对刘侍御的回应之作,通过描绘一系列情感与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才华与命运的感慨。
诗的开头“李生嗟大雅,魏主惜通才”,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和对当代人才的惋惜之情。接着,“王风邈已矣,斯人安在哉”一句,感叹了时代风尚的变迁,以及真正才华横溢之人的稀缺。
随后,“刘郎挺国秀,束发晞天阶”赞美了刘侍御的出众才华和高远志向。“彯缨隐柱下,揽辔历南台”描述了刘侍御的仕途经历,既有隐逸的自由,也有官场的历练。
“姱行末俗诋,恩宠中道乖”反映了社会风气对个人品行的不公评价,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的挫折。“游梁倦栖翼,入洛伤羁怀”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疲惫和对故乡的思念。
“遂解东都绶,聊剪北山莱”暗示了诗人可能的归隐或退隐生活。“却扫百虑捐,流览群言该”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纵盼蹑霞壑,抗迹凌嚣埃”则描绘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越世俗的愿望。
“春往童冠集,夜坐樽罍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欢乐场景。“赵瑟既以越,秦筝一何哀”运用乐器的对比,表达了情感的复杂变化。“棣华惭二俊,藻咏蒙双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
最后,“世苦隆暑烦,惠然清风来”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心灵慰藉的期待。“比声丽金艧,炫目皆琼瑰”形容了友情的美好和珍贵。“申章讵成报,抽思屡迟回”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表达感激之情的遗憾。“幸值赏心晤,无使荣名隳”则是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相遇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才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