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秋水情偏淡,兴揽千山迹不孤。
欲赠夫君难寄取,临风倍觉一言无。
每临秋水情偏淡,兴揽千山迹不孤。
欲赠夫君难寄取,临风倍觉一言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水时心境的淡然与对山峦景色的独赏,流露出一种超脱与孤独并存的情感。首句“每临秋水情偏淡”,以秋水为引,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内心感受,情感在静谧中显得尤为淡泊。次句“兴揽千山迹不孤”,则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于千山之中的景象,虽是孤行,却因心中有兴而并不感到孤单,体现了诗人的独立与豁达。
后两句“欲赠夫君难寄取,临风倍觉一言无”,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想要向友人表达心中的情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言语,甚至在面对自然之风时,也觉得无言以对。这种情境下,诗人的思绪与情感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纯粹与深沉,仿佛只有大自然才能理解他的心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寻求情感表达过程中的复杂心理状态,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微妙之处。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
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
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
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
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
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镇无聊,琐窗闲炷檀沈。
已是黍梦温时,浑未散轻阴。
一样斗茶萧寺,算去年花下,不似而今。
甚小楼前后,迷藏一晌,没处追寻。
微吟秀句,宫罗昨赐,花醑新斟。
夺锦年华,偏忆得、楚乡烟水,长耗归心。
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
数旧梦、剩白团扇底,江花一剪,曾照罗襟。
擘麝添香,分泉试茗,窗外竹声敲晚。
薄暝帘栊,犹有细蝉轻燕。
池塘畔、几日西风,早瘦了、藕花一半。
更禁他、素绠银床,萧萧落叶暗蛩满。
悲秋谁似宋玉,聊借筒杯送酒,绮怀同遣。
试读新词,可要素筝低按。
忆桐花、小阁灯凉,无奈是、吟秋人远。
剩今宵、谱入琴丝,曼音和漏转。
旧隐青溪深处,镜展流波,云飞高阁。
新来多病,朝暮自垂轻幕。
追怀梦影,黯然无绪,步屐苔生,单衣寒薄。
剩有笺分凤纸,暗写绸缪,题记犹遍阑角。
世事忽看变态,击来渐识情味恶。
纵使丹忱在,怨青蝇谗口,恩共金铄。
啼珠匀脸,悒悒背灯双落。
断茧抽丝难制锦,但缠绵盈握。
此冤怎诉,无个人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