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落何须虑大樽,萧然无客款柴门。
《春秋》未习严彭祖,《纪传》常轻褚少孙。
下泽几曾驱款段,长河终拟溯昆仑。
雷声太白连朝急,次第墙东过雨痕。
瓠落何须虑大樽,萧然无客款柴门。
《春秋》未习严彭祖,《纪传》常轻褚少孙。
下泽几曾驱款段,长河终拟溯昆仑。
雷声太白连朝急,次第墙东过雨痕。
这首诗名为《斋居》,是清代诗人吴雯的作品。诗人以闲适的心态描绘了自己斋居生活的画面,不拘小节,无需为外界琐事忧虑。首句“瓠落何须虑大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不必过于在意物质享受;“萧然无客款柴门”则写出诗人清静的居住环境,无人打扰。
接下来,诗人通过提及《春秋》和《纪传》两部古代典籍,暗示自己虽然未深入研究,但对历史仍有独到见解,轻视世俗的眼光。诗人自比严彭祖和褚少孙,表明自己不拘泥于传统,有超越前人的志向。“下泽几曾驱款段,长河终拟溯昆仑”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向往着探索未知的境地。
最后,诗人以雷声和雨痕作结,描绘出斋居时的自然景象,雷声急促而富有节奏,象征着内心的激昂,墙东的雨痕则暗示着生活的洗礼和宁静。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内心世界。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
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
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
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
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
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
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