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悬树杪,旷若发尘蒙。
探迹思今昔,游神泯异同。
烟容空外合,黛影牖间通。
敬仰留题意,乾坤方寸中。
山斋悬树杪,旷若发尘蒙。
探迹思今昔,游神泯异同。
烟容空外合,黛影牖间通。
敬仰留题意,乾坤方寸中。
这首诗描绘了静宜园内来青轩的景致,以山斋为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诗人通过“山斋悬树杪”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一片被雾气笼罩的森林之中。接着,“旷若发尘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空灵、幽静的氛围,仿佛所有的尘世烦恼都被这层薄雾所遮蔽。
“探迹思今昔,游神泯异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思,以及对世间万物共通性的感悟。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似乎变得模糊,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消失,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烟容空外合,黛影牖间通”描绘了一幅烟云与山色相融、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相互渗透的画面。烟云与山色的融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黛影牖间通”则暗示了这种和谐不仅局限于自然景观,也体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巧妙结合上,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最后,“敬仰留题意,乾坤方寸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景的敬畏之情,以及想要将其美好记忆留在心中的愿望。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宜园来青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湿翠浮草芽,空青散木杪。
轻舟理横塘,归人渡清晓。
栖鸦返故巢,潜鳞濯新藻。
倒景淡斜晖,回飙荡晴昊。
衡门夜不扃,燕坐事幽讨。
落叶秋自飘,残花春懒扫。
我欲往从之,税驾苦未早。
挥手谢孤云,去去没苍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