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山,不兴雨云,山中之人,不可以论。
乌用如城矻高旻,祗可以障南氛。
龙之水,亦流束荆,水阳之氓,不可以情。
乌用如堑流南冥,惟可以洗甲兵。
龙之山,不兴雨云,山中之人,不可以论。
乌用如城矻高旻,祗可以障南氛。
龙之水,亦流束荆,水阳之氓,不可以情。
乌用如堑流南冥,惟可以洗甲兵。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龙州诗》,以龙为象征,表达了对山川自然与军事寓意的深刻见解。首句“龙之山,不兴雨云”,暗示龙州之地并非常有风雨变化,隐喻此地民风可能较为稳定,不易受外界动荡影响。接下来,“山中之人,不可以论”,进一步强调了龙州人的特性和不可轻易评判。
诗中将龙比喻为城郭和屏障,“乌用如城矻高旻,祗可以障南氛”,意指龙州如同坚固的城墙,能够抵御南方的潜在威胁。同样,龙之水“亦流束荆”,象征着水流虽小却能约束荆棘之地,寓意龙州的力量虽不大,但足以净化和消除战争的痕迹,“惟可以洗甲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龙的形象,揭示了龙州之地的重要性和其潜在的守护作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社会安定和个人品德修养的期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