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逢驿吏,未诉泪交颐。
禄薄怜家远,途冲苦地疲。
轩车谁体恤,马户半流移。
近复开东路,催呼并一时。
下车逢驿吏,未诉泪交颐。
禄薄怜家远,途冲苦地疲。
轩车谁体恤,马户半流移。
近复开东路,催呼并一时。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大店驿遇到驿吏时的复杂心情与境遇。首句“下车逢驿吏,未诉泪交颐”生动展现了官员抵达驿站时的疲惫与情绪低落,还未开口诉说,泪水已与胡须交织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接着,“禄薄怜家远,途冲苦地疲”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官员的困境。他因微薄的俸禄而担忧家庭生活,同时又因长途跋涉而感到身心俱疲。这两句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辛酸,也触及了当时社会底层官员普遍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劳碌之苦。
“轩车谁体恤,马户半流移”则表达了对社会上层缺乏同情心的批判。官员感叹于自己在艰难困苦中挣扎,而那些拥有权力与财富的人却并未给予真正的关心与帮助。这句诗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与冷漠。
最后,“近复开东路,催呼并一时”暗示了官员所处环境的变化,可能是指道路的改善或政策的调整。然而,在这种变化中,官员仍然需要面对紧迫的任务和忙碌的生活,体现了其生活的紧张与忙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明代基层官员的艰辛生活和对公正与同情的渴望。
大华山阴穆老仙。专持清静探幽玄。
修补祇陀无漏园,常流慧水溉心田。
擒猿缚马翠峰巅,定观不用买山钱。
舍俗投玄心契悟,善恶之由夙世缘。
心香福炷起灵源,杳杳冥冥达上天。
秋日碧潭真了了,野花啼鸟谩喧喧。
鼎中火灭开金蕊,木上无烟结玉莲。
垒功积行满三千,性圆丹结去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