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惬欢情,老圃绚芳菊。
泛酒代茱萸,掇英兼石斛。
融然醉花前,庭砌有余馥。
既慰循陔心,亦展窥园目。
却溯水一方,故人睽柳陆。
同事计绸缪,谁为贤劳独。
协恭在和衷,推心宜置腹。
因人事乃成,愧我亦鹿鹿。
世尽如孙阳,应洗凡眼肉。
归来惬欢情,老圃绚芳菊。
泛酒代茱萸,掇英兼石斛。
融然醉花前,庭砌有余馥。
既慰循陔心,亦展窥园目。
却溯水一方,故人睽柳陆。
同事计绸缪,谁为贤劳独。
协恭在和衷,推心宜置腹。
因人事乃成,愧我亦鹿鹿。
世尽如孙阳,应洗凡眼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与老圃中的菊花相伴的情景,通过泛酒、摘取石斛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诗中“融然醉花前”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陶醉于花前的场景,而“庭砌有余馥”则暗示了花香弥漫,给庭院增添了一抹诗意。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家人的关怀,“既慰循陔心”,意味着他感到满足和欣慰,可能是指照顾长辈或家庭成员的温馨时刻。“亦展窥园目”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探索。
随后,诗人的思绪转向了远方的朋友,“却溯水一方,故人睽柳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合作、信任与理解的重要性,“协恭在和衷,推心宜置腹”。
最后,诗人以“世尽如孙阳,应洗凡眼肉”收尾,借用了孙阳(伯乐)的故事,表达了对世事的洞察与对平凡生活的反思,希望人们能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世界,去除世俗的偏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家庭、友情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