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黄忽肿硬,未可用针针。
须使消黄药,无令痛所侵。
胸黄忽肿硬,未可用针针。
须使消黄药,无令痛所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成的《王良百一诗》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八十二”。诗中描述了治疗胸黄肿硬的方法,强调了使用消黄药物的重要性,以避免疼痛的加剧。
“胸黄忽肿硬”,开篇直接描绘了病症的突发性与严重性,胸黄是指胸部出现的黄色肿块或斑点,这在古代医学中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黄疸、肝病等。诗人用“忽”字强调了病症的突然发作,给人以紧迫感。
“未可用针针”,指出在病症初期,可能并不适合使用针刺疗法,因为此时病症的性质和原因可能还不明确,贸然施针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问题。
“须使消黄药,无令痛所侵。”则提出了治疗建议,即应当使用能够消除黄色症状的药物,以缓解病症,避免疼痛的进一步扩散或加剧。这里体现了古代中医对病症的整体观和预防为主的治疗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在面对突发性病症时,应采取谨慎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初发阶段的病症,更需仔细辨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医者在面对疾病时的智慧与谨慎态度。
韵高格妙。不数闲花草。
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
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
帘幕明残照。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
自恁在心头,拈不出、何时是了。
吴霜点鬓,春色老刘郎,云路远,晚溪横,谁见桃花笑。
桂乡云万缕,更飞雨、洗香车。
念密会经年,银潢浪阻,玉露期赊。
灵星瑞桥对展,散匆匆、喜色满天涯。
回首丁宁晓角,未宜吹动梅花。家家。
竞赏彩茸,穿桂影、醉流霞。
渐舞袖翻鸾,歌声缀凤,钗影交加。
人间共饶宴乐,算天孙、怎忍遣河斜。
莫惜西楼剪烛,大家同到啼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