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下见卢龙。三盘始上三峰。欲去依依暮钟。
可怜明月,秋来之照边烽。
盘山下见卢龙。三盘始上三峰。欲去依依暮钟。
可怜明月,秋来之照边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盘山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边塞风光的独特感悟。"盘山下见卢龙。三盘始上三峰。" 开篇即以“盘山”、“卢龙”点出地点,暗示了边塞的壮阔与险峻。"三盘始上三峰",既展现了山路的曲折蜿蜒,也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欲去依依暮钟",当太阳西下,暮钟响起,诗人内心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即将离开此地的不舍,也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这句诗通过“依依”二字,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情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可怜明月,秋来之照边烽。" 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夜晚,明月高悬,照亮了边关的烽火台。"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边疆战士生活不易的同情。"秋来之照边烽",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下的边塞景象,也暗含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以及对守护边疆的将士们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