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东峰月,宵深叩竹扉。
林星时隐隐,叶露渐辉辉。
枯坐依僧定,无言息客机。
相看惟有此,怜我旧颜非。
爱尔东峰月,宵深叩竹扉。
林星时隐隐,叶露渐辉辉。
枯坐依僧定,无言息客机。
相看惟有此,怜我旧颜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诸禅者在八月十三夜于汤山共赏东峰之月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月色之美,以及与僧侣共度时光的宁静氛围。
首句“爱尔东峰月”,直接表达了对东峰月色的喜爱之情。接着,“宵深叩竹扉”描绘了深夜访友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随后,“林星时隐隐,叶露渐辉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处的星星与近处的露珠映照在树叶上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枯坐依僧定,无言息客机”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通过描述诗人与僧侣一同静坐,摒弃世俗杂念,达到心灵的平静状态,体现了佛教追求内心清净、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最后,“相看惟有此,怜我旧颜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孟冬霜露降,悴彼荷与蒲。
青青蕙兰芳,采之将焉如。
赠君夙昔意,聊以慰斯须。
弦歌厉清响,置酒歧路隅。
亲戚念远行,各言勉良图。
常恐不为乐,日月方其除。
晨风奋高翼,北林多古榆。
临歧执子手,安得同车驱。